然玉
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网络流传,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中提到,他当年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13000余元,扣除学杂费,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6500元。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从研一开始,他每个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了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学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自古以来的君子之道,亦为理想主义的圣贤人设。可这位清华学子,虽说已“出人头地”,但远远还算不上是“名利双收”。据另一位清华毕业生透露,本文的作者是其学弟,“至今仍不算富裕”。惟其如此,更显难能可贵。在通过兼职赚取不多的收入之后,便马上出钱资助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时时刻刻铭记所收到的“资助”和“爱心”,乃至于之内化为沉甸甸的使命感,于是也便有了这份迫不及待的助人“冲动”。
这位学霸,如此的坚忍,如此的善良。“清华贫困生树洞”,其间所有的情真意切,都让人心绪万千。明明自己过得那么辛苦,却还是想着给别人分担。“每个月只花400元”,这份极致的自律一以贯之,为的就是实现更高阶的价值。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爱”传递,让希望延续。回馈社会,不是“曾经受助者”的义务,而是一种发乎于心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期许。
“清华贫困生树洞”,一隅的喃喃自语,仿佛是大音希声。所有人都听到,所有人都受教。逆风翻盘的人,温柔如初的心。关于“励志”,关于“慈善”,因之有了不一样的内涵,不一样的分量。不辜负年华,不违背初心,没有等着“有余力而助人”,而是第一时间不遗余力去助人。那些晦暗中被照亮的人生,都可以成为别人的太阳。一切的温暖与光亮,若能在人心间流转,也便在时空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