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湘潭:红色基因融入发展血脉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婷 

  通讯员 张友凡

  如果一座城市有颜色,湘潭一定是最鲜艳的那抹红色。

  这里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伟大领袖毛泽东,开国元帅彭德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罗亦农、黄公略、陈赓、谭政等从这里走出来。他们带着信念如磐的红色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创下了丰功伟绩。

  湘潭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将红色基因融入发展血脉,加快建设“大美湘潭”。2016年至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7.1%、1.6%、11.5%、6.7%。

  “战斗堡垒”之红

  ——9393个基层党组织活跃城乡

  11月5日,湘潭市非公综合党委负责人来到位于湘潭高新区的家家美建材家居广场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为这里新增的8户“共产党员经营户”、7个“共产党员岗位”授牌。2018年以来,该市已设立102户“共产党员经营户”、72个“共产党员岗位”。他们合法诚信经营,在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其他经营户和周边群众的表率。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近5年,湘潭发扬红色传统,将基层党建摆在突出位置,让鲜红的党旗在这片红色沃土上高高飘扬。

  农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5年来,湘潭在农村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党组织联项目、党员干部联网格、普通党员联群众,带动经济建设促发展、带动精神文明建设促新风、带动乡村治理促和谐的“三亮三联三带”活动,重点打造5个示范乡镇(街道),推进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这5年,湘潭建立健全城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短板,从2017年起,湘潭市强力推进“领头雁”工程,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十百千”(选拔培养10名“十佳书记”,100名“好书记”,1000名“书记后备人选”)行动。大批“治村能人”“带富能人”走上“两委”岗位,成为邻里乡亲信赖的“当家人”。

  筑牢基层党建,汇聚万千民心。在红色力量驱动下,湘潭9393个基层党组织、21万多名党员集结在党旗下,活跃在城乡间,各项工作加速推进。

  516支驻村帮扶工作队、1443名驻村干部、3.2万名结对帮扶干部驻扎乡村,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今年,又有588名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进驻231个村,持续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湘潭路径”。

  将全市网格整合为4745个,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服务点设在网格中、党员纳入网格管理。如今,湘潭网格工作实现地域全覆盖、数据全融通,基层治理“一网揽尽”。

  万余名党员志愿者出现在大街小巷,擦亮“我是志愿者我来帮”品牌,助力湘潭夺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块“国字号”招牌。

  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今年,湘潭着力构建红色文化精神高地,深入挖掘100个红色文化经典故事,创作一批红色文化精品力作。湘潭市委书记张迎春表示,旨在通过采取系列举措,引领全市上下牢牢守住红色基因这一“根”与“魂”,凝聚起建设“大美湘潭”的磅礴力量。

  经济发展之红

  ——13条产业链集聚集群蓬勃发展

  湘潭高新区华联电机研发的3台磁悬浮高速电机完成调试,发往陕西一家污水处理厂;三一(韶山)风力发电机叶片生产园,近200名工人正在进行主体钢构立柱及屋顶网架施工,项目整体工期提前20天……湘潭争分夺秒抓项目建设。今年前3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7.36亿元,同比增长9%。

  经济发展“飘红”,是湘潭以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作为传统工业城市,湘潭突出工业立市、产业兴市、制造强市,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该市13条产业链,集聚集群,蓬勃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风能产业跻身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军工城建设纳入国家相关融合创新示范建设计划。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湘潭深入开展“迈好第一步、项目论英雄”竞赛活动,今年前3季度,全市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00.04%,排名全省前列。产业园区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湘潭积极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倾斜、改革在园区先行,湘潭高新区以占全市0.9%的面积创造了全市14.1%的GDP,湘潭经开区三大主导产业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湘潭以研发“增投”、企业“登高”、成果“破茧”为抓手,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该市构建“企业投入为主、财政支持为辅、后盾银行增投配套、路演融资补充”相结合的研发投入协同配套机制,以及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支撑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每万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21家,居全省首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总量达2.5%,居全省第三。

  在系列举措推动下,科创成果捷报频传:湖南先进传感研究院签约落户,建成全球首家碳基传感器芯片小试线;海牛Ⅱ号深海海底钻机探钻深度、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磁技术等世界领先;超高速电机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国产替代……

  作为一座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湘潭借力红色资源,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该市开发一批红培现场教学点,红培产业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拔节生长。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由2016年320.27亿元增至2019年647亿元,红色旅游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部分。今年国庆假期,湘潭名列全国红色旅游十大热门目的地第二位。

  百姓生活之红

  ——幸福写在300万莲城人民脸上

  11月初,记者走进湘潭大街小巷,一幅幅百姓生活红火、笑容印在脸上的幸福画卷随处可见。

  33岁的胡月祥3年前从广州辞职返乡,瞄准湘潭县湘莲特色产业,创办了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湘莲基地。今年,当地20多名村民高高兴兴地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这是“饭碗”端得稳的喜悦。

  过去猪场污染严重,通过治理,湘乡市白田镇长江水库青山簇拥、白鹭成群,湖南古龙湖航天文旅小镇建设也在紧锣密鼓进行。“水库水质好,空气清新,生活舒心!”58岁的村民谢夕明眼里满是开心。这是环境越来越美的喜悦。

  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出炉,湘钢焊接顾问艾爱国名列其中。消息传来,湘潭人的朋友圈立刻刷屏。这是崇尚真善美的喜悦。

  300万莲城人民幸福感满满,这种幸福感,首先源于稳定的工作收入、殷实的“钱袋子”。该市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统揽,以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三驾马车”为中心,5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28万人。2017年起,湘潭就业工作连续多年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表彰激励。

  幸福的生活,与舒畅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这5年,湘潭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决向污染宣战,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历史性改变。该市通过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3个“三年行动计划”,去年全市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评价为优,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通过打好“蓝天保卫战”,去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1%,较“十二五”末增加8.3个百分点。通过开展土壤污染“截源头”攻坚战,竹埠港、锰矿、南天农药厂等一个个污染源实现华丽蝶变,美丽湘潭底色越擦越亮。

  倡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让这座城市处处洋溢着幸福美好的味道。湘潭市把选树先进典型作为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市民素质的重要举措,持续擦亮“道德模范湘潭现象”名片。通过全方位宣传、推崇、礼遇模范,让崇德向善成为催人奋进的道德标杆。2017年至今,湘潭已涌现4位全国道德模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