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锤百炼“打铜锣”
——坛下铜锣制作传人罗冬元的故事

  罗冬元(右)敲打铜锣,以改变其音效,儿子罗建文在一旁认真学习。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德荣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德荣 聂沛

  通讯员 资一帆

  【文化解说】

  坛下铜锣

  “少一弦亦歌,少一锣无乐”。铜锣是我国传统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戏曲音乐、民俗活动中。耒阳市坛下乡铜锣制作技艺起源于三国时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铜锣制作工艺严谨复杂,要反复捶打数千次。坛下铜锣音质清脆纯净、洪亮悠远,经久耐用,热销国内近20个省市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今年6月,“坛下乡铜锣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守望故事】

  圆边锣100面、黑边锣300面、手锣400面……

  寒露一过,天气转凉。10月12日,耒阳市坛下乡冬元锣鼓厂,锻造铜锣的火炉将屋内烘得十分暖和。忙碌的师傅们大汗淋漓,锣鼓厂负责人罗冬元正向他们交代最新一批订单的相关事宜。

  今年67岁的罗冬元,已是传承祖辈铜锣制作手艺的第七代传人。他办锣鼓厂虽然只有25年,但多年来一直是湖南唯一制作铜锣的企业。

  如今,冬元铜锣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还远销东南亚。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铛铛铛……锵锵锵……”冬元锣鼓厂,师傅们有节奏的锻打、锤打声此起彼伏。

  他们制作的铜锣有上百种,最小的只有菜碗大,最大的直径有两米。常见的铜锣,形状与平底锅类似,底部稍平,四周有一圈低矮的边。

  罗冬元告诉记者,铜锣以铜为主原料,配以锡、银等金属,制作工序多达10余道,从配料、制坯、锻打,到淬火、冷作、抛光、调音等,工艺要求高、劳动强度大。

  记者看到,师傅将一个个铜坯放入炉膛,烧至通红,再取出用空气锤反复锻打。罗冬元说,锻打要将坯料打成铜锣的雏形,即圆形的铜锣片。锻打过程中,师傅必须控制好铜锣片不同部位的厚度。因为不同音量标准的铜锣,各个部位的厚度是不同的。

  之后,将铜锣片烧红,置于铜锣模型槽内,捶打铜锣片边缘。烧红捶打,再烧红再捶打,反复六七次,直至捶打出低矮的铜锣边并定型。

  然后就是淬火。“淬火前,铜锣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铜锣碎裂。这得靠师傅凭经验,把握好烧制的温度。”罗冬元说,负责烧火的师傅,不烧个一两年,都难以把握好火候。

  淬火后还得经过进一步反复捶打,使铜锣具备基本音色,然后抛光,使锣面金光闪闪。

  这还没完,还有最核心的一道工序——“一锤定音”。 “一锤定音”是纯手工敲打过程,机械无法取代。初步加工出来的铜锣都是散音,需要调音师用锤子反复敲打铜锣的不同部位,改变铜锣不同部位的厚度,达到改变铜锣音效的目的。

  在基本达到所需音效后,调音师往往会在铜锣某个关键部位,以最后一锤,定下铜锣的音质音效。这便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铜锣看上去很简单,但制作非常复杂,制作一面铜锣起码要捶打两三千下。”罗冬元说。

  是习惯,亦是坚守

  美妙的乐声成型前,是难以入耳的噪音。进入铜锣制作区才个把小时,此起彼伏的锻打、捶打声,已让记者深感震耳欲聋,难以忍受。

  但这丝毫不影响师傅们对铜锣音质的精准把握。

  这边,调音师傅刘满生左手转动着淬火后的铜锣,右手拿着铁锤在铜锣上反复捶打。

  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要用心听铜锣不同部位、不同厚薄的音色差别,再决定捶哪里、怎么捶。捶打后的铜锣,不仅外形更加圆润美观,还要具备好铜锣的基本音质。”说着,罗冬元拿起两块铜锣敲起来:未经捶打的铜锣,声音散而短;经过捶打的铜锣,声音洪亮悠长。

  “我们习惯了在嘈杂中分辨铜锣音质好坏,这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罗冬元说。

  是习惯,亦是坚守。

  罗冬元说,祖上都是制作铜锣的,一直传承下来。儿时跟着父亲制作铜锣,对每道工序了如指掌。

  “那时候只是觉得好玩,但真的要我做铜锣,确实感到有些辛苦难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罗冬元在乡镇企业办干铜锣销售。乡镇企业倒闭后,罗冬元本想下海经商,去长沙买商铺,经营乐器批发。

  “那时候,开店比办厂挣钱。”罗冬元说。

  可父亲的一句“这门手艺不能在我们手上丢了”,阻止了罗冬元“下海”。1996年,罗冬元下定决心,创办冬元锣鼓厂,招募一批手艺师傅,接过祖辈的“接力棒”。

  因长期捶打铜锣,刘满生的手满是老茧和龟裂,右手食指因长时间拿铁锤而变形。但他依然坚守在这里,并带出一个个徒弟。

  罗冬元说,工厂里还有七八个师傅,和刘满生一样是厂里的“元老”。大家与嘈杂相伴,与寂寞为伍,为的就是不让传统手艺失传。

  传承,还得创新

  千百年来,制作铜锣全依靠手工,一锤一锤打出来,所以被称为“打铜锣”。这样的工序需要师傅既懂乐律,又能吃苦耐劳。因为太辛苦,从事这行的人越来越少。

  整套传统的手工技艺,罗冬元一直用心保护着,但并没有因循守旧。

  “传承古老的技艺,必须要有创新思维。”罗冬元深知,一味地守旧,技艺肯定会落后,甚至消亡。

  记者看到,铜锣制作区内,有空气锤、压铸成型机、剪边机等多台机械化设备。有这些铁家伙助力,师傅们不需手工锻打、剪边、成型。

  建厂之初,罗冬元去武汉的铜锣厂参观,发现他们都是使用空气锤锻打,而自家工厂还是依靠人工锻打。而锻打,是铜锣制作最费时费力的工序。回来后,罗冬元便想引进空气锤,降本增效。

  当时,老师傅们都极力反对,说机器锻打没有人工打得好。罗冬元多次与老师傅沟通,说服他们尝试。亲身体验后,他们发现空气锤省时省力,只要掌握好窍门,锻打效果不比人工差。

  罗冬元还将机械化应用到剪边、抛光等铜锣制作环节。他查阅资料、画图试验,设计出一些设备,还申请了专利。

  “如果不用任何机械,厂子一年能生产3吨铜锣就不错了,现在我们一个月就能生产五六吨。”罗冬元介绍。

  使用机械,只是让师傅们更省力,每个环节都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需要人与机械密切配合。但有些工序,比如,调音,目前还只能完全依靠师傅手工敲打,凭经验辨音。

  “传承古老的技艺,还要有市场思维。”罗冬元说,铜锣不像服装、食品那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铜锣更新换代速度很慢,一面好的铜锣甚至能敲打几十、上百年。

  有市场,这项传统技艺才不会失传。罗冬元认识到,必须“走出去”。

  以前,受南北文化、习俗差异影响,坛下铜锣基本上只在长江以南销售。为拓宽市场,罗冬元带着徒弟、亲戚走访北方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学习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特色,将当地的铜锣带回来研究。渐渐地,他的铜锣以价廉物美打开了广阔市场。如今,罗冬元在国内共设有11个销售点,厂子年产铜锣5万面,产值达400万元。

  铜锣热销也吸引年轻人投身铜锣事业。如今,罗冬元的儿子罗建文接过“接力棒”,成为厂里的调音师;30来岁的学徒李凡,从烧炉开始学起;还有一个徒弟早两年在周边市州,也办起了铜锣厂。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罗冬元一再提高工资待遇,如今铜锣师傅的月薪已普遍达到七八千元。

  【专家寄语】

  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

  湖南师大副教授 陈剑

  坛下乡铜锣制作技艺历史渊源悠久,是在本地物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响器制作技艺,具有历史的原发特征。

  坛下铜锣传统制作技艺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在心与手、技与艺、技与道等方面的完美融合。其制作工艺复杂,且需环环相扣,要求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尤其是“一锤定音”具有极强的技术性,需要眼力、听力和手感力度三者完美配合,是需要长期实践方可掌握的独门技艺。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把这门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