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9月27日清晨,位于雪峰山腹地的洞口县长塘瑶族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在晨曦中醒来,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
迎着初升的太阳,身材高挑的瑶族少年刘盛阳穿着学校国旗护卫队礼服,全神贯注地完成了升旗仪式。据悉,刘盛阳是该校九年级学生,刚刚通过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的国旗护卫训练,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少年护旗手。
位于雪峰山东麓的邵阳市洞口县曾是红军长征的经过地,也是抗日战争最后一战“雪峰山会战”的主战场。传承红军精神,走好新世纪的长征路。该县人武部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围绕“红”字主线抓引领,不断让爱党爱国爱军的种子在青少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该县现有三个少数民族乡(均为瑶族),少数民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雪峰山腹地的大山深处,当地学校以留守儿童居多。近年来,该县大力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筑牢军队钢铁长城之基。三个少数民族乡所有中小学体育达标合格率达98.5%,连续向军队输送优质兵源183名,其中33名瑶乡青年考入军校。该县第一中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授予“优质生源基地”荣誉牌。
国防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由于少数民族乡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一直是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的薄弱地区。9月6日至16日,该县人武部结合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率先在长塘瑶族乡长塘学校成立“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举办为期10天的国防教育军事训练,着力补齐全民国防教育短板,培养少数民族“红色接班人”。
“此次特色学校以军事教育为主,开办了激情跑操、国旗护卫、擒敌拳等多个科目,同时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该县人武部政委谭小勇介绍,为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人武部还与当地教育局、退役军事务局、少数民族乡镇、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共同探讨、科学制定教学方案。
“看红色电影、讲红色故事、学红色书籍、瞻仰革命烈士墓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秋日艳阳下,位于该县花园镇西中社区的“红军烈士墓”庄严肃穆,一场别开生面的悼念活动正在进行。
在烈士墓前,15岁瑶族少年肖焰云兴奋地当起了解说员,将“红军战士舍身救人,一家四代接力守护红军墓”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
“1935年冬,贺龙、萧克率红二、红六军团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军队始终尾随追击,妄图把他们消灭在长征途中。12月21日,红六军团从高沙前往花园,在李家渡一带休整。突然,国民党飞机投下6颗炸弹。当时,年仅12岁的王康元放牛回家,眼看炸弹就要落在他身边,一名红军战士扑上去将他压在身下。王康元虽然躲过一劫,但那位战士却英勇牺牲了……”原来,肖焰云从小在烈士墓旁边的外婆家长大,在肖焰云的记忆里,每年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同学们祭奠红军烈士,红军战士舍己救人的精神早已在他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瑶乡遍植“橄榄绿”,争做红色接班人。为了激励少数民族学生扎根山村、建设瑶乡的热情,县人武部还指导学校穿插举行当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棕包脑”舞的演练,引导少数民族学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为建设最美瑶乡贡献国防力量。
(夏世界 谢定局 周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