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胡盼盼
9月27日,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迎来首个开展日,会场人气爆棚。不少非洲朋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
“太神奇了!”在衡阳馆的蔡伦古法造纸作坊,非遗传承人梁成富身着古装,拿着抄纸竹帘,在装满水浆的纸槽里捞一捞,一张纸的模型初现。一群非洲朋友围在一旁,不禁发出感叹。
耒阳是蔡伦的故乡,2014年蔡伦古法造纸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耒阳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罗燕现场介绍:“采用本地生长的南竹,然后经过选料、腌沤、清洗、捣料、沉浆、抄纸、压榨、分纸、晾干等几十道工序制作成纸张……”
来自塞内加尔的西迪和鲁那,不禁撸起袖子,现场体验了一把中国的传统造纸工艺。
“这个包包的手工艺简直太棒啦!请问有什么特技吗?”在郴州馆,来自卢旺达的加勒,对临武龙须草席编织技艺传承人胡晓琴的手工品十分认可。胡晓琴现场编织了一朵红色玫瑰,并赠送给她。
谈起非洲,胡晓琴颇有感触。1988年,她被派往非洲国家开展技术援助,在非洲教授编织技艺达7年,手把手教了60多名学员。
胡晓琴对自己的援非之旅十分欣慰:“凭借非遗手艺,我在非洲带出了很多徒弟。这些徒弟又成了更多非洲人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