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市州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9月27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生态底色 迈向绿色发展
——涟源市全力推进绿色生态建设纪实

  美丽、生态的湄江三道崖门景点层层叠叠,依次矗立,神秘、祥和。刘再丽 摄

  曾玉玺 廖尧勋

  绿水绕青山,秀美在涟源。

  不论是湄水的娟秀灵动,还是龙山的青翠绵延,抑或如涟水般,滋养着一方水土一方人……唯有亲身踏足,才能感受这里的十足韵味。

  而曾经,这里的环境问题是萦绕在涟源市领导班子心头上的一块“心病”。涟源因煤、铁、锰、锑等矿产资源丰富,素称“煤海”“建材之乡”和“有色金属之乡”。矿产开采,造富一方,也消耗了“绿色生命力”。当矿产资源消耗殆尽,仅留下满山疮痍。2011年,涟源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

  走回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涟源势在必行。近年来,该市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深化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构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

  2020年,涟源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4%,同比提升5.5%;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市7个考核地表水断面(点位)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43.72%,活立木蓄积量276万立方米,增加10.69万立方米;城区绿地面积478.35公顷,绿化覆盖率38.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02平方米。

  不负青山,用实际行动守护生态底色

  斗笠山镇曾是涟源市的煤主产区,在最巅峰时期,全镇有上百座土焦炉耸立于田野间。2007年,涟源市全面整治无序生产的土焦炉,整合地方焦炭产能,组建规模企业,建立了汇源煤气有限公司。2018年以来,汇源煤气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要求,投资2亿余元,持续推进全厂区设施环保化改造。

  “环保需要持续投入。”9月10日,汇源煤气安环部部长刘兆葵介绍,近年来,公司安装了炉头烟收集系统、烟气脱硫除尘系统、VOC废气处理系统等废气处理设备,实现厂区内有组织和无组织的大气污染物经过收集、净化后,达标排放;针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该公司对原有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扩容改造,新增了深度处理装置、初期雨水收集系统、含煤废水处理系统等,实现厂区内全部地表水的收集、净化与回用。

  “绿水青山是民心所向,蓝天白云是稳稳幸福。”娄底市生态环境局涟源分局总工程师李兵说。近年来,涟源市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硕果累累。

  ——“蓝天”保卫战。成立市蓝天保卫战工作专班,出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全面开展联防联控,大力整治城区大气污染问题。2020年,全市共整治散乱污企业183家(其中关停取缔70家);落实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六个100%”,整改扬尘问题280余个;重点排污企业汇源煤气、华润电力、海螺水泥等完成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做到达标排放;城区烟花爆竹“禁燃”变为全民自觉行为。

  ——“碧水”保卫战。去年,涟源完成84处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28处“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72个环境问题的整改。沙坪煤矿矿区废弃矿坑涌水截污处理项目通过环保验收。对11处关闭煤矿废水进行了治理。完成了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幸福水库黑臭水体的治理。44家医疗废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

  ——“净土”保卫战。2020年,涟源全面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完成面上利用区面积约6.2万亩、集中推进区面积6528亩、严格管控区796亩。全市459家医疗卫生单位(含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的医疗废物由专业公司统一收集处置。完成了三甲乡、龙塘镇锑冶炼厂历史遗留锑冶炼废渣治理项目并通过验收。组织专家完成涟源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评估。

  科学管理,“绿色矿山”焕发新的生机

  “我们采取边开采边复绿的模式,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开采形成的永久边坡实现同步复绿。”9月11日,涟源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椅子山石灰石矿,该公司副总经理晏冬生说,“如今矿区,除正在开采的区域,已开采完成的区域均因地制宜进行修复,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90%。”

  “绿色矿山”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实现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2019年,椅子山石灰石矿被纳入全国绿色矿山保护名录。按照全国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全省绿色矿山标准,海螺水泥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因地制宜,编制出台绿色矿山建设方案,指导全矿区绿色作业;建设数字化矿山,将整个矿区纳入规范化管理,实现全流程监控、可溯源改进;设立详细的周期性目标,明确2021年-2022年的建设目标,两年内预计投入绿色矿山建设资金119余万元,推动矿山高效、环保、合理、安全开采。

  近年来,涟源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出台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总结分析矿山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矿山实际,补短板、强弱项,分类处理,一矿一策,积极推动矿山升级改造;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强化政府推动,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合力;严格落实矿山企业绿色矿山建设主体责任,增强绿色发展意识,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加强监督检查,实施第三方评估,完善工作体系、标准体系,构建绿色矿山建设长效机制。

  目前,涟源全市共规划建设30家绿色矿山,18家已编制建设方案,16家已评审备案。

  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重现昔日美景

  细心呵护的绿植乔木郁郁葱葱,惬意的游步道穿绿而行,由旧煤矿设施改造而成的广场,成为本地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9月10日,涟源市三甲乡六甲村,一片精心规划建设的“游园”,让人眼前一亮。很难想象,这里曾是煤矿关闭退出后,留下的一片“不毛之地”。

  “这里以前是冷水江煤矿第三工区,我们标记为一标段41号地块。”湖南省地质勘探院涟源项目部养护管理负责人张中介绍,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要求,整体投资400余万元,以林地为修复方向,修复面积达60余亩,“经过两年奋斗,这里已经‘伤疤’变‘氧吧’,重现一片绿水青山。”

  涟源最多时曾有煤矿200多座、采石场100多个。为践行“两山论”,该市全面启动落后小煤矿、采石矿关闭退出工作,最终仅保留煤矿6座、采石场22个。2018年,娄底市冷水江锑煤矿区(涟源市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启动,涟源市划分为六大片区,各片区量身定制适宜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系统重点工程。近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近3亿元,复绿增绿面积达4055亩,一些光秃荒芜的矿山重披绿装。

  感 言

  踏访涟源,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巨变耐人寻味:从靠“矿”吃饭,到生态“新账不再欠、老账逐步还”,再到如今逐步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这场巨变背后,体现着涟源市委市政府的决心与勇力。

  生态好了,能够给一个地方带来什么?“栽1万亩南竹、1万亩红豆杉,过5到10年,不是景点也变成景点。”这样的话语掷地有声。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试看今后涟源,为我们提供新的答案。(曾玉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