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昂首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9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江风貌带,益阳“城市会客厅”

  优雅大气的资江风貌带西流湾大桥段。 彭国兴 摄

  资江风貌带明清古巷“拱券撑墙”建筑风格为全国独有。杨兰锋 摄

  花开正好时节,十洲公园游人如织。 钟 浩 摄

  位于资江风貌带北岸的文昌阁广场,为益阳市中心城区增添新的文旅地标。王 毅 摄

  资江风貌带重要文化节点——白鹿湾广场。

  彭国兴 摄

  资江风貌带是市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彭国兴 摄

  邢 玲  李建辉  曹海清  石 磊

  这是一个颇具规模的项目——全长12.3公里,总投资50多亿元,总建设用地1008公顷,规划控制用地6500亩,是集防洪保安、棚户区改造、生态观光、城市交通、休闲健身和产业开发于一体的重大民生工程,有望带动300亿元级产业发展。

  这更是一个万众瞩目的项目——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任接着一任干,继往开来。20多个市直部门通力合作,市中心城区三区倾力参与,社会各界全力配合。6514户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向着幸福奔跑。湖南邵阳、湖北荆州、甘肃平凉、广西防城港等地考察团纷纷前来学经验,央媒、省媒镜头聚焦作推介。

  这,就是益阳资江风貌带及城市西环线建设综合工程项目。自2016年9月全面启动建设以来,资江风貌带规划图上关于 “水、岸、路、房、园、桥”的构想,渐次在资江两岸铺陈开来,并不断完成着蝶变升级。到今天,这个浓缩着一座城市的精神与文化,认知着一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的载体,已然有了“城市会客厅”的况味,映照出一座城市的成长壮大和理念新变。

  为什么建?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动产业升级

  曾几何时,益阳城长年遭遇水灾,严重制约着益阳经济发展。为根治水患,从1996年开始,益阳市委市政府按照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在市中心城区基本建成了南北两个防洪保护圈,加高加固防洪大堤,为城市防洪保安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两岸建设已不能仅仅只满足于城市防洪功能。大力开展生态修复,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也承载着银城百姓对生活环境改善的新期待。于是,资江风貌带建设应运而生。

  2016年2月,益阳市委市政府组建资江风貌带建设指挥部,以打造安全带、生态带、休闲带、文化带、产业带为目的,致力将资江风貌带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城市滨江风貌带,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动产业升级。自此,城投、发改、财政、公安、国土、规划、住建等20多个市直职能部门齐齐加入,资阳、赫山、高新三区联合给力,一同打造资江风貌带这一益阳“城市会客厅”。

  同年9月23日,市政府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签订关于资江风貌带及城市西环线建设综合工程合作协议,标志着资江风貌带建设全面启动。

  怎样建?

  ——高位推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资江风貌带项目自启动以来,在益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益阳市资江风貌带建设指挥部一班人与建设方益阳中交二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一道,以“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为工作要求,以“外行人看了搞得好,内行人看了用了心”为工程目标,全力以赴、全程精细、匠心打造精品工程。

  高位推进。2016年4月,益阳市资江风貌带建设动员大会召开。为将市委的声音、市政府的决心、未来发展的美好图画,传递到最基层,这一高规格会议开到了社区一级,并通过广场LED屏、周末广场电影院等载体,向全社会广为宣传。在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调度、大力推进。市委书记、市长多次现场办公,进社区、访群众、问进度、解困难,足迹深深印在资江风貌带建设画卷上。益阳市资江风貌带建设指挥部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协调推进项目建设。5年来,不管人事如何变动,常务副市长任项目指挥部指挥长没有变,市人大常委会一名副主任担任常务副指挥长没有变;市政府一名副秘书长及市城投集团董事长担任副指挥长没有变;不管设计方案细节如何修改调整,为人民谋福祉的蓝图没有变。 

  高水平规划。资江风貌带建设项目既涉及城市,又涉及乡村;既包含工业、商业,又涵盖农业;既有水利工程建设,又有市政工程建设;既有基础设施建设,又有产业项目建设。这对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益阳市资江风貌带建设指挥部经过多轮考察和严格的招投标程序,邀请到国内顶级设计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做项目的整体规划。为保证每一个节点都有益阳特色、符合未来发展定位,市指挥部又邀请到湖南大学的魏春雨教授团队做三周文化广场龙洲书院节点规划、成都来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做文旅产业规划、国内知名设计大师杨瑛做和平·签证主题馆设计和兔子山遗址规划……每一处规划设计,无不蕴涵着资江风貌带建设者们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情怀与使命。

  高标准建设。资江风貌带项目建设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大、项目投资大、意义影响大,为将其尽快、尽好地建设成为一个高品质工程,每一位参与者都在努力。窥一斑,可见全豹:拆迁方面,益阳高新区永乐村村干部杜胜事迹最为典型,为支持建设,他带头签下了拆除自家三层楼房的协议。其父亲杜思扬流着眼泪说:“如果不是支持政府的重点工程建设,给再多的钱我也不拆。”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当天就有12户村民签了协议;施工方面,无论是市政工程、水利建设、交通公路还是大桥、仿古建筑等,市指挥部对所有建设施工项目全程公开,广泛听取意见。在资江风貌带亲水游园路建设过程中,曾有一位退休老干部每天自带毛笔上工地监工。发现有一块地砖没有铺平整,他就在上面写上“返工”二字。市指挥部领导得知后,拍手叫好:“欢迎广大市民都来监督。”并将这一经验,在整个项目的各施工现场推广。

  建得怎样?

  ——中心城区的安全带、生态带、休闲带、文化带、产业带

  5年下来,资江风貌带建得怎样?游走其间,“人民至上”的理念无处不在——

  说资江风貌带是一条防洪排涝的安全带、“会呼吸”的生态带,名副其实。

  2016年, 一场特大暴雨的侵袭,让益阳市民见证了资江风貌带的“安全带”属性。在整个项目建设中,“安全”是建设方始终摆在首位的,在施工之初对其防洪能力作了充分加固维护——团洲泵站堤段因洪水季节渗漏严重、管涌频发,在资江风貌带建设中,对泵站上下游各100米范围内进行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截渗处理;结合扬帆路建设,对新安垸进行了加高培厚,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了100年一遇;对整个河道清淤扫障,其抗冲刷能力、行洪能力和挡洪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在那次洪魔袭击中,资江城区堤段没有出现破损,没有因风貌带建设而发生险情,有力确保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洪峰平稳、安全、顺利过境益阳。

  在虎山路百日攻坚行动中,一些村民请求在快速路口开道口、设置红绿灯。市指挥部项目负责人考虑到,在城市西环线尚未全部拉通的前提下,村民的诉求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即组织交警部门、设计方、村民代表座谈。在充分论证之后,市指挥部同意在城市西环线全线通车之前,增加投入近40万元,在村民提出的主要路口设置平交道口,并安装红绿灯,方便沿线居民安全出行。

  “生态”是资江风貌带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建设方益阳中交二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施工方中交二航局益阳资江风貌带及城市西环线建设综合工程项目总部在资江风貌带建设过程中,结合新时期生态城市要求,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建设,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更具弹性。同时对驳岸重点实施“竖改坡、直改曲、硬改软”。这样一改,可以使资江风貌带的绿地面积尽可能多一点,保证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天旱时又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在提高防洪能力的同时,能按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美化、亮化防洪大堤。按照“三改”原则正在推进中的资江风貌带,在保持河道100年一遇的防洪设防标准不变、水利设施防洪排涝的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还对河道进行生态、景观化改造,改善水生态水环境,把防洪堤建设和城市规划、绿化、排污等各个方面统筹考虑、有机衔接了起来。可以说,建设中的资江风貌带是益阳打造“海绵城市”、抓好“生态治水”的先行尝试,在生态河道建设和水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生态理念,不仅体现在资江风貌带的建设成果,也贯穿于其建设过程中。中交二航局益阳资江风貌带及城市西环线项目总部在青龙洲大桥建设中,自主研发环保装置,为的就是不让一粒渣土流入资江。

  资江风貌带,不仅是一条安全带、生态带,还是一条休闲带。

  一、二、三级游路构筑起不同层次的亲水平台,多处小广场、游园、楼阁亭台间隔排开,让每个年龄阶段的市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小孩有沙坑、年轻人有篮球场、老年人有各类健身设施,更遑论十洲花海、青龙洲公园这类亲近自然、放松心灵的绝佳场所。每天傍晚,资江两岸吹笛的、游泳的、骑单车的、放风筝的、跳舞的、唱花鼓戏的、观灯光秀的……数以万计,好不热闹。每到十洲公园的花海开得最旺的时候,日游览人数在2万人次以上。

  最值得一提的,是资江风貌带的文化属性。

  “将文化、公益属性置于如此重要位置的城市风貌带,国内少有。”益阳本土文化人、资江风貌带建设参与者彭国兴很是感慨。资江从雪峰山脉的丛林中走来,在丘陵与平原交汇之地的益阳,汇入洞庭湖。在山与水、江与湖紧紧相连的益阳,万古流淌的资水,孕育了益阳古城独特的三国文化、简牍文化、码头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和现代工业与商业文明。从战国时期的水南治县,到隋朝的水北建城,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演进,益阳文化和文明的每一行脚印,都书写在资水河岸。有着浓厚人文情怀的资江风貌带建设者们,着力将资水的文化生命进一步凸显——体现明清时期科举文化的文昌广场、展示资水文明的龙洲书院、陈列春秋战国时期文明的兔子山遗址公园,还有荟萃三国文化的三国文化走廊、尽览资江十景的创意浮雕墙、彰显人文厚重的三周文化广场、强化城市文化空间概念的白鹿湾广场、将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明清古城……有形的、无形的历史文化,通过这些改造与重塑的具象的载体,无不在向世人展示益阳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文明的城市的厚重悠长,也映照着资江风貌带项目的决策者们充满了对本土文化的敬畏之心、将人民群众举过头顶的为民情怀。

  更让人期待的,是资江风貌带的未来。

  2019年,益阳市资江风貌带建设指挥部对资江风貌带沿线资源价值深度挖掘和提炼,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为目标,提出以文化为核心吸引力,以“千年益阳城、单刀赴会地”为整体形象定位,形成“一带三区”产业总体布局,将资江风貌带打造成千年益阳文化旅游休闲区,重点打造关公水寨景区、春秋阁景区、大码头故事主题街区、故城文化园、秦汉文化公园、会龙山康养休闲度假区和永申垸田园综合体七大核心项目。

  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明清古巷。这里保留有三条江南最美小巷、四大历史建筑、四大清代码头、七处传统民居、十六处民国商业旧址等历史文化遗存,巷内“拱券撑墙”建筑风格为全国独有。资江风貌带产业规划中,将以明清古巷为重点,打造大码头故事主题街区。该街区以“老益阳的底片、新益阳的形象”为总目标,整合资江两岸旅游资源,在保留老益阳形态,展示老益阳风貌的基础上,将城市记忆、文化体验、生活场景、商业空间等有机结合,塑造以两街九巷为空间格局,以古巷、拱券撑墙为标志性景观特征,以水运文化为内涵、三国文化为外延,具有湖湘典型文化特征,集商、住、行、吃、玩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型文旅综合体,将成为益阳文旅的一张新名片。

  资江风貌带,益阳“城市会客厅”。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