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湘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9月0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雄不死

  江苏老兵张永春在陈列馆对学生讲罗亮泗的故事。

  徐文伟

  

  江苏老兵张永春两年前建立了“致敬英雄罗亮泗”微信群,群内有老英雄、7连子弟兵、英雄后代、媒体人员和作家等,“队伍”日渐庞大起来,从刚开始建群20余人,到现在56人。

  我注意到,有个叫战斗的群友,他修改的群昵称叫战斗周仕明,显示的图片是一只匍匐在地、眼瞪前方、露出血红舌头的老虎。后来得知这位叫周仕明的老人,就是抗美援朝部队第39军某团侦察股长,而39军正是一只猛虎。97岁高龄的他在微信里的深情表白,正是对那场战争的难忘与追忆。

  去年10月,张永春千方百计打听到了他在部队时的老师长周仕明。更高兴的是,近百岁的他身体仍很硬朗。两人谈到当年的打坦克英雄罗亮泗,周仕明脸上顿放光彩:“那时候进入朝鲜后,我们115师345团一共参加了五大战役,罗亮泗也参加了大部分战斗,包括云山战役、清川江战役和突破临津江与临津江防御战。罗亮泗是有功的,他是志愿军第一个炸毁美军重型坦克的英雄,我对他非常了解……”

  听着,听着,张永春耳边仿佛响起了当年战场上的激烈枪炮声。

  1980年入伍的张永春,在罗亮泗所在的7连当兵。服役期间,张永春与战友们想去拜访罗老英雄,因入伍地址有误,并没有结果。2015年9月,张永春埋藏已久的思念爆发出来,再次走上寻访罗亮泗之路。

  而在更早的时候,抗美援朝时任345团3营教导员王少伯也牵挂着手下这位优秀士兵。21世纪初,从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退下来的他专程来湖南寻找,但未如愿。

  隐功埋名的罗亮泗,差点成了一位被“遗失”的英雄。吊诡的历史,给英雄开了一个玩笑。

  当张永春终于找到罗老英雄时,犹如晴天霹雳,见到的只是一座埋在地下的坟墓,英雄已去世多年……至此,这个埋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英雄故事才重见天日。

  消息传开后,正重病在床、就连提笔都困难的93岁高龄的王少伯,坚持为罗亮泗写下了“威震敌胆 名传华夏”八个饱含深情的大字;开国少将王扶之、李栋恒中将等部队的老首长,也分别为罗亮泗题了词;军旅作家、人民美术网总编李人毅个人出版《罗亮泗打坦克》画册。

  英雄是用来铭记的。几年后,站在罗亮泗铜像前,张永春激情澎湃地唱起了《七连连歌》,唱得天上的云朵止步不前,唱得周围的草儿摇摆不止。这首上世纪80年代初的7连连歌,歌词中说的正是大英雄罗亮泗。

  

  1950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等报道了罗亮泗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北京大学有一个班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罗亮泗班”;39军的军、师、团各级史馆都记载了他的事迹,他所在班也被命名为“罗亮泗班”;《罗亮泗单兵携爆破筒炸坦克法》作为教材范例在全军推广;日本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编写的《作战理论入门》,引用了世界战史诸多著名战例,其中就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战例——中国军队在朝鲜云山的包围战。

  后来,罗亮泗带着光环,拖着三等甲残身躯退伍荣归故里,但他把荣誉证书、军功章全锁在抽屉里,对子女只字未提战功,对外人也从不居功自傲,深藏自己的“功与名”。

  从初级社到高级社,他勤勤恳恳在家乡种地;从周市煤矿到衡阳冶金机械厂创厂,他默默无闻到工厂上班。无处不留下那辛勤付出的身影。罗亮泗在机械厂当工人时便入党,多次获评“衡阳市先进生产(工作)者”。当地村民吕阶耀哽咽着说,罗亮泗将家门前几亩荒山开垦成一块块平整的土地,分给有需要的乡亲种。而在子女们的印象里,父亲从部队带回来的棉服,补了又补,却舍不得丢弃。罗亮泗还不顾妻子反对和家中劳力紧缺,坚持把大儿子送到条件艰苦的新疆当了4年兵……

  在1975年6月9日衡阳冶金制氧站支部第一党小组考察罗亮泗的入党材料中,笔者看到如下评价:“该同志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如他的家在农村,班里还有人的家也在农村,他总是让别人先回家处理家事,而他自己的小孩和爱人病了,领导安排他回家探望,他公而忘私,就是回去了,也总是提前来厂,数年如一日……”

  罗亮泗的人生字典里从来不知道“辛苦”两个字怎么写。直至20年后,因头部受伤时留下的弹片无法取出,他时常出现晕倒的现象。被伤病困扰的他,才不得不离开冶金厂。

  又一个冬日,罗亮泗突然晕倒在家里的地炉旁,被火不慎烧成重伤,按政策原本可全额报销医疗费,但罗亮泗拒绝去医院治疗,不愿再给国家添麻烦,在家里坚持了一个多月,于1996年2月25日走完人生历程。

  罗亮泗的脚步声渐行渐远,但死亡是不朽的开始。真正的英雄,没有被遗忘。

  近几年,家乡人民得知真相后,开始不遗余力地宣传罗亮泗的英雄事迹。2016年11月9日上午,罗亮泗纪念碑揭幕仪式在衡南县举行;2019年,衡南县人民政府按程序报批,把罗亮泗的老家乐洪村改名为罗亮泗村,希望罗亮泗精神代代相传;2019年清明节,经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在罗亮泗老家举行罗亮泗铜像揭牌仪式,只见他昂首挺身肩背爆破筒,庄严地面向北方,那方向正是他的来时路;2020年10月,战斗英雄罗亮泗陈列馆建成,衡南县相关部门多次前往罗亮泗生前所在部队以及东北、江浙等地了解英雄事迹,历时一年,最终收集到200多张珍贵照片,1000多件书籍、报刊和实物,生动还原了罗亮泗的一生;衡南县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还利用微党课、渔鼓、快板等宣传形式,全县掀起了一股学习英雄精神的热潮;2020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湖南卫视《午间新闻》栏目和芒果云客户端录制特别节目《为和平而战》,其中也讲述了罗亮泗的英雄故事……

  这一路走来,罗亮泗扛起过枪,扛起过爆破筒,扛起过犁,扛起过铁锹,扛起了民族不屈的脊梁。

  在罗亮泗纪念碑揭幕仪式、铜像揭牌仪式和陈列馆开馆仪式上,当地百姓都自发参与,战斗英雄原部队首长、“罗亮泗班”老兵也不远千里赶来参加。

  罗亮泗女儿罗积银抹着眼泪说,我父亲苦一辈子,累一辈子,国家没有忘记他,家乡人民也没有忘记他,作为子女,我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罗亮泗的传奇是一颗颗带血的子弹写就的,是一件件不平凡的事迹蕴含的。英雄离我们那么远,其实又这么近……

  

  “罗亮泗,我的外公,39军115师345团3营7连1排2班一名战士,也是一名特等功臣……”

  身着职业装的王亚琴,站在“战斗英雄罗亮泗陈列馆”前,给游客深情讲述外公鲜为人知的战斗故事,至今已接待200多个单位共5万多人次,陈列馆如今成了红色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王亚琴全家今年还被评为省市最美家庭。

  陈列馆去年10月25日开馆,王亚琴主动请缨担任讲解员,还被聘请到罗亮泗村负责便民服务等工作。家住衡阳市区的她到村里上班,每天来回需换乘4次公交车,仅单程就超过一个半小时,为了确保8点半到岗,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风雨无阻坚持着。

  王亚琴放弃月收入六七千元的珠宝店工作,偏偏跑去乡下做讲解员,工作更忙碌,工资却比以前更少,身边很多人都表示不解。她却说,“虽然工资低了,但我觉得很值,外公是一名打坦克英雄,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荣誉感,家人也都支持我的决定……”

  有次,王亚琴接待一批参观者。让她感触深刻的是,当讲到外公被火烧伤这段时,一位中年人哭得非常伤心。后得知,原来他也是一位军人。

  王亚琴还前往衡阳市12个县市区参加红色主题巡讲。为了这10分钟的演讲,也为了不给英雄的外公丢脸,她在家反复对着镜子练习,8岁的女儿柔柔也在旁边听着,并暗暗记于心。有次老师请同学们讲红色故事,柔柔第一个举手,她自豪地告诉老师:“我的老外公是‘爆炸英雄’,我要讲老外公的故事……”后来,老外公的英雄故事在学校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

  8月中旬,我见到了王亚琴的女儿柔柔。柔柔告诉我,她现在下横街小学读二年级,校内校外,很多同学争着听她讲老外公的故事呢。她还情不自禁地给我讲起了老外公的英雄故事:

  我的老外公叫罗亮泗,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那年,在抗美援朝的第一次云山战斗中,老外公所在的7连遭遇到装备精良的美军部队,老外公主动抱着两根爆破筒,冲到敌方阵地前沿,舍身将美军重型坦克炸毁,创造了爆破筒打坦克的范例,并荣立特等战功,被授予“爆炸英雄”称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