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市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8月28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粮”心
——记中方县“种粮大户”董绍正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军

  通讯员 邱承

  8月27日中午,一场秋雨后,中方县花桥镇火马塘村稻谷飘香,沉甸甸的谷穗随风起伏,涌起金色稻浪。

  69岁的种粮大户董绍正走进收割机库房,做好机械零部件的清理、检查、紧固等工作,为即将开展的收割工作做准备。    

  2008年以来,董绍正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实现从“种粮大户”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换。

  董绍正从小就跟着父亲在田间地头劳作,是个种粮的“好把式”。“民以食为天。作为一名农村党员,应该坚守‘粮’心。”董绍正初心如磐。

  2008年,看到不少村民外出打工,家里田地荒芜,董绍正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将别人抛荒的地,全部流转过来种水稻。

  董绍正夫妻起早贪黑,将荒芜的土地重新开垦。对此,很多人不理解,因为有些田又偏远,面积又小,种植成本很大,一年算下来,不仅没赚头,还可能要亏本。董绍正说:“种起来总比田荒了强。”

  在国家种粮政策扶持下,董绍正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3年来,董绍正和村民共签订500多亩土地流转协议,成了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

  董绍正年纪大了,孩子们担心他的身体,劝他在家享享清福,不要再种田了。董绍正不但不听,还越种越多,并经常用“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句话来教育孩子们。

  “我们那代人对饥饿刻骨铭心,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种粮不但不要交税,还有补贴。”董绍正说,自己没有别的爱好,就爱种粮。

  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何提高种粮效益”成为董绍正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他用种田挣来的钱,再加上政府的补贴,先后购置了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烘干机等农用机械,从育秧、插秧到收割、烘干,全都实现机械化。

  今年7月,董绍正又花3万多元,购置了一台“飞防”无人机,为水稻打药、治虫。他说,现在用无人机打药非常方便,减少农药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如今,尽管田间管理日益机械化、智能化,但还有许多农活需要人工去完成。多年来,董绍正和妻子已习惯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

  “一颗‘粮心’带动了一村人。”火马塘村党支部书记谢利军说,近年来,不少村民跟着董绍正学到不少种稻技术和农机操作本领,走上了种粮致富路。还有的村民学着他流转土地种稻,村里农田抛荒的问题得到解决,仅今年,全村共完成荒田复耕面积近200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