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衡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全面开启新征程、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衡阳作为“红色热土、工业大市、文化名城”,需要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强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与担当,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 凝心聚力建设现代化新衡阳,让千年雁城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强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与担当,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途的星辰大海中,马克思主义如同“导航灯塔”引领航向。我们必须高擎这座思想灯塔,让真理光芒照亮前行之路。一是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把衡阳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上弄清楚、想明白,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立场不移。二是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全面、主动对标对表,紧扣衡阳发展实际确定发展目标、谋划工作思路、出台支持政策,并放到实践中去不断检验、校正和完善。始终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经常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进行“政治体检”,不断强化按党纪国法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规则办事的意识,在坚定政治信仰过程中,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三是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时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令行禁止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日常工作中树立“马上就办”的行动自觉,锤炼抓铁有痕的工作韧劲,不回避矛盾、不畏惧困难、不逃避责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较真碰硬,以扎实笃行推动工作落实,用实力、实绩、实效体现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强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与担当,就是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提升推进动力。伟大建党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我们要深入学习好、贯彻好、继承好、发扬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一是以更大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曾经全省工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衡阳,要始终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主动卸下老工业基地“包袱”,聚焦聚力建设现代产业强市,持续深化“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推动总量、质量、均量实现三量齐升,以高质量发展重拾历史的荣光、再现往日的辉煌。二是以更大力度创造高品质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坚决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提质升级城市建管水平,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不断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分、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广大投资者在衡阳舒心生活、放心投资、安心发展。三是以更大力度强化高效能治理。良好的社会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要坚持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抓手,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债务风险、意识形态、信访维稳等底线工作,推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强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与担当,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凝聚民心民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广泛凝聚起建设现代化新衡阳的磅礴力量。一是端正尊重人民群众意见的态度。总结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要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道路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实事方面,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力度。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坚持时时为人民着想而不让人民着急,处处为人民谋利而不与人民争利,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屋场恳谈”模式,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及时收集群众合理建议,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着力解决“学位、床位、车位、厕位、歇位”等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衡阳人民。三是提高人民群众对治理效能的满意程度。群众的认可支持是检验工作成败得失的“试金石”,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着力提高考核工作中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把群众满意作为考核的刚性约束,把人民维护不维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根本标准,使党和人民事业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
强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与担当,就是要不断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衡阳跨越式发展。一要树牢全面创新的理念。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把创新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统筹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各方面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让全民创新充分涌流、蔚然成风。二要涵养鼓励创新的生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互动的系统性创新机制。大力实施“政策+产业”双轮驱动战略,紧扣衡阳实际果断性、系统性出台创新性政策文件,广泛吸引科学家、企业家、科创资源来衡投资兴业、扎根发展。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探索推进以“首投”为重点的创业投资模式,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一件事一次办”实现跨域通办,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双创”成本。三要强劲科技创新的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衡阳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大力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支持企业大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培育一批“隐形冠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加快建设以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为主平台的创新策源地,引导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努力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衡阳换道超车的新路子。
强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与担当,就是要增强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大局意识,不断凝聚奋进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必须广泛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与力量。一要凝聚思想共识。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越是面对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越是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越要汇聚起全市人民的广泛共识,激发起全市人民的强烈共鸣,做到全市上下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广大党员干部尤其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巩固拓展心齐气顺劲足的喜人局面,奋力书写“人心齐,泰山移”的新篇章。二要集聚各方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持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真正把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调动起来,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助推衡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要汇聚天下英才。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力量决定发展力量,人才优势决定发展优势。要细分人才实际需求,差异化出台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精准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实施“万雁入衡”计划,充分发挥“市校企”三方合力,积极推行“UP”模式,扎实做好“引”“育”“用”“留”文章,为建设现代化新衡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