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市州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7月2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历经50余年薪火相传,因材施教,树蕙滋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老树新枝焕生机

  唐善理  林泽红

  7月19日,湖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湖南省普通类本科计划招生51人,一专业志愿报考人数达到183人,是计划数的近4倍。连续多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学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一直受到报考学生的热捧。

  潇水河畔,西山脚下,自唐宋以来,文人云集,文脉兴盛。生长于斯,长驻于斯,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受先哲前贤之濡染激励,为文教学,成果丰硕,广获赞誉。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湖南科技学院传统优势专业,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零陵地区中学师资班和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中文专业,本世纪伊始招收本科生,2018年成立湖南省高校首个创意写作坊,是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2020年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多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立足本土,不断创新自身的特色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依托的中国语言文学为湖南省省级应用特色学科、湖南省硕士点立项建设点,有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濂溪学研究基地、湖南省南岭走廊与潇湘文化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国学科普基地、女书科普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为本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提供有力学术支撑。学科在舜文化研究、柳宗元研究、疑难字与方言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柳子街社区服务实践活动”获湖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因材施教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了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够用、适宜、应用、科学、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创新了“通识加专业主攻、良好的素养加较强能力、复合型加个性化” 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和“创新性”。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利用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结合相关本土课程,实施基于创新协同的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构建行业、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实现“育人链”“产业链”双链驱动,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近五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共立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省级项目43项,在《中国语文》《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译著20余部。学生在湖南省普通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在湖南省大学生写作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20多人次。 

  汉语言文学专业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由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部门协同,通过实地走访、网络通讯、委托第三方评估等,进行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强,满意度达96%,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以上。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很多人都成为了本专业、本行业的精英,先后涌现出了如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刘勇会、扎根新疆的张景阳、奥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区经理吴石钢、青年作家李彪等众多广受称道的优秀校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