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7月2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化赋能,转型迈新步
——聚焦湖南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之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曹娴 彭可心 通讯员 刘宇欣

  7月20日,国内首条5G陶瓷自动检测生产线在湖南银和瓷业有限公司上线运行。利用机器视觉检测系统拍摄高清陶瓷图像,再对图像中的缺陷进行实时定位与识别,一天就可对5000个容器型瓷器进行检验,大幅缩减了人力,降低检测出错率。

  拥抱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让传统工艺与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发生在陶瓷企业的生动场景,已在湖南中小企业中形成“燎原”之势。

  湖南连续6年持续组织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今年起,3年内每年遴选300个数字化、200个网络化、100个智能化示范项目,加速推进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把业务系统和设备搬上“云端”

  株洲车城机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之一,是各车型机车和城轨地铁上使用的卫生间。一个卫生间,零部件有上千种,从采购到设计、从工艺流程到库存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要求高。

  “以前每个环节一份纸质清单,沟通效率不高,容易出差错。”株洲车城董事长何卫说,2020年,公司下决心投入100多万元,对财务软件及ERP系统一体化升级改造,重新梳理优化整体业务流程。如今,动动“指尖”、看看屏幕,就能实时清晰地了解生产、经营、供应链等全流程信息。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成本控制从粗放型转变为节约型,公司生产效率提高50%,管理成本则下降50%以上。

  我省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把业务系统迁至“线上”、将设备搬上“云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堵点痛点,实现提质降本增效。

  “从2016年开始,先后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互联网’等专项行动,持续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已有36.31万户中小企业“上云”,1.5万户中小企业“上平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6.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48.1%,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41.4%。

  从标杆示范到服务支撑,破解“不会转”“不敢转”等难题

  在邵东市火厂坪镇,湖南勇信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条崭新的钢球浇铸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公司总经理李智勇说:“多亏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帮我们进行智能化改造,现在这条生产线人工减少七成,效率却提升了40%。”

  邵东市在中西部地区县级层面率先建立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搭建轻工行业智能装备“双创”共享平台。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引进培育等服务。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但不少中小企业仍面临“不会转”“不敢转”等难题与挑战。

  对症下药,见招拆招。我省培育一批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标杆企业,形成一批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制造实战案例,发挥典型带动、样板示范的作用。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已帮助环兴打火机、东亿电气等100家企业完成自动化改造,还吸引省外智能制造企业落户邵东。

  我省在全国范围内遴选46家云服务商、7家行业应用云平台的423个云产品,制定中小企业“上云”地方标准,将培训服务对接活动深入到14个市州的所有县市区和省级以上园区,普及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日趋优化。”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建立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网络,通过培育近2万个工业APP、建设120个以上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超290万台套工业设备,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强化服务支撑。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纵深推进

  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由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特种电缆,其产品质量、技术性能的稳定可靠,又一次得到认定。

  今年初,华菱线缆启动36条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项目,迈出从“制造”到“智造”的大规模转型新步伐。“下一步,瞄准高端需求,探索大数据、5G线缆研发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的智能装备与规范的线缆制造工艺深度融合,以‘智能工厂’支撑‘精益生产’,加快市场开拓。”华菱线缆副总经理张文钢介绍。

  从实施本地信息化、打破“信息孤岛”,到以深度“上云上平台”(“两上”)为手段,以加快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三化”)为路径,我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度和广度,层层递进。

  今年初,我省启动中小企业“两上三化”三年行动计划,成为全国首个专门就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行系统部署的省份。

  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被纳入全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体系。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制造强省专项、移动互联网专项等省级财政资金,加大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强化政策引导,让中小企业从传统技术改造向新型改造转变,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