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玲 彭 晖 罗志平 杨丁香
7月,地处湖南与广东、广西交界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群山叠翠,生机勃发。
群山环拥下的江华高新区,企业产销两旺,新引进的项目建设日新月异,俨然是蒸蒸日上的喜人画卷。
江华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偏远,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然而近年,江华招商引资、工业经济迅速发展,2015年到2020年的5年间,该县高新区共引进项目108个,合同引资171.95亿元,其中不乏五矿有色金属、安徽海螺集团、中国风电等行业龙头企业。规模工业企业从50家增长至112家,净增62家;规模工业总产值从80.68亿元增至197.2亿元,年均增幅23.8%;规模工业增加值从18.9亿元增至51.3亿元,增长了2.7倍;园区规模工业税收从1.35亿元增至3.14亿元,增长了2.3倍;技工贸总收入、规模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速均达到21%以上。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今年,江华发展势头更劲,收获硕果累累。1-6月份,江华高新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19%;新签约投资、新开工投资、新竣工投产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23个、18个,发明专利申请量增幅56%。1-5月完成进出口额1.5亿美元,同比增长82.54%。
早在2018年6月,全省优化发展环境现场推进会在江华召开,各市州、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参会,如此高规格、大规模的现场推进会在县一级召开,实属罕见,“江华速度”还写入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江华现象”得到各方肯定和推介。形成“江华现象”的密码何在?
干群凝心聚力干事,设置发展的“精神密码”
“为什么选择来江华投资兴业?”走进江华高新区,面对这种提问,广大企业主们却无不深情地回答,江华各级干部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这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
事业是干出来的!近年来,江华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谋发展,一心一意干实事,这正是江华逆势发展的“精神密码”。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老少边穷”地域观念影响,江华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快经济发展信心不足,存在等待观望和畏难情绪。
针对此,201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从解放思想入手,以培养干部自信为主,启动“思想赋能”。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到广东、浙江两省与江华情况相似的发达山区县学习考察,借鉴经验,激活思维。邀请专家、教授来江华讲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审视江华的资源和基础、优势和潜力,转变观念、增强自信。
通过拓宽思路、开阔视野,江华各级干部认识到,落后地区要实现后发赶超,需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以前,工作上遇到困难,大家往往不去积极寻找对策。今后,只要去做,就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不现实变为现实、把办不到变成办得到”。
同时,江华积极理清发展思路,主动创造优势。针对经济总量较小、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基础薄弱、远离中心城市的基本县情,江华确立了“四大战略(生态立县、民营活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五个打造(神州瑶都、生态山水名县、旅游度假休闲胜地、新兴工业县、绿色农业基地),建设民族经济强县”的发展思路,坚持“没有优势创造优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大力优化政策、生态、服务、城市、交通、要素保障和园区平台等发展环境,不断创造新的发展资源和竞争优势。
当时,面对少部分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江华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主动放弃休息时间,深入群众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带头守护生态、清洁街道巷口、带头兴新风办实事……通过努力,全县上下精神面貌大为改观,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环境卫生、市场秩序和公用基础设施等工作实现常态化管理。县城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生态公园、森林公园面积就达25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实现电、路、给排水、网、气、公交等“七通一清”。到目前,江华先后获得了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法治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全国交通平安畅通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国家级荣誉34项、省级荣誉47项。
一面面“国字号”荣誉,一处处细节的变化,彰显着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成为吸引八方客商的“新内核”。恒创新材料、飞信达、泉想湖科技等项目相继来江华“落户”。
开展“母亲式”服务,创新发展的“速度密码”
在江华高新区,大家谈论最多的是为项目和企业开展“母亲式”服务。据介绍,为更好地服务项目和客商,江华果断地把“保姆式”服务提升为“母亲式”服务,与以往“保姆式”服务不同的是,“保姆式”服务是被动的、部分服务,而“母亲式”服务是主动的、全方位服务。
2017年6月26日,在前期大量考察对比的基础上,位于深圳的贵德集团正式与江华政府签约,入驻江华高新区。12月3日,贵德光电产业园项目正式投产。从签约、开工到投产,刚好150天。
贵德集团董事长喻贵至今非常感慨,按常规流程走下来,这要将近两年。而其中的诀窍,就是江华的“母亲式”服务。
贵德集团与江华政府签约当天,县里立即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项目指挥部,召集各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对工期进行倒排,哪项工作何时完成,由谁负责,都一一明确到时间和责任人。
喻贵介绍,最让他感动的是,项目从立项到投产,各个环节的行政审批手续都不需要企业跑,他们列出清单交给各职能部门,政府实行限时办结。
2020年8月18日,锐毅马达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与江华签约,当天下午,该企业负责人陈金龙提出想尽快在江华租赁三房或四房的小区套房的需求。
客商的要求,就是天大的事!江华高新区招商局工作人员程丽苹立即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电话咨询等方式帮锐毅马达高管发布和咨询房源信息,还冒着烈日到各小区寻找。
8月18日,程丽苹等帮助锐毅马达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找到3套可以拎包入住的小区房源,并当天陪同公司负责人看房,8月19日,该企业高管成功租到了合适满意的小区套房。企业负责人陈金龙对高新区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服务看在眼里,内心十分感动,多次在各种政商交流场合称赞此事。
同时,江华“活学活用”政策,把最好的发展环境提供给企业。
2014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实施“135工程”,扶持标准化厂房建设。有的地方担心标准化厂房“难消化”,江华却看准机遇,用好用活省里相关政策,努力争取标准化厂房120万平方米,比计划数翻了两番,为优质项目入园和快速投产夯实基础。
贵德光电产业园项目就是直接受益者,先期建好的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为从签约到投产仅用150天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9月,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敏锐的江华人再次嗅到了招商引资的契机,第一时间出台《鼓励和扶持企业挂牌上市奖励优惠政策暂行办法》,并筹集5亿元产业引导基金,通过股权投资、股权定增等方式,吸引企业入驻园区。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希望通过绿色通道上市的新三板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准江华。截至目前,江华共吸引8家新三板企业在江华注册公司。对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定增了2000万元股份。
“母亲式”服务通过客商们的口口相传,实现聚集效应,威斯特电机帮助引进了投资2亿元的丰辉电机,投资1亿元的运弘达电机两家企业;贵德集团帮助引进了总投资约4亿元的贵威生物科技;九恒集团再投资10亿,打造100亿无底纸标签生产基地……江华高新区被评为2019年度湖南省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绿色园区,在全省143家省级及以上园区最新综合评价中排名第19位,连续3年在湘南地区排名第一,连续4年被省政府评为“真抓实干园区”,连续5年保持在全省产业园区第一方阵。
构筑“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发展的“和谐密码”
今年1月10日,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邀请县内近百名企业家进行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好差评”评测。
企业家们对54名江华领导、项目指挥长和69个单位进行“好差评”打分,对政府职能部门从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评价”,企业家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参与了本次政务服务“好差评”情况打分,将纳入绩效评价,排名倒数的单位要求限期整改,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全面规范、公开公平、便捷高效的“母亲式”服务。这是江华构筑“亲”“清”政商关系的一个缩影。
江华通过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从而构建了“亲”“清”政商关系,推动企业轻装上阵,快速发展。
该县定期组织满意度测评。每年年终组织全县企业召开“满意不满意”测评大会,对全县各职能部门进行打分测评,测评结果纳入全县年终考核。
江华相关部门坚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制定出台《关于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工作方案》,由县纪委监委组织专班,深入企业走访调研,面对面的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职能部门及公职人员在服务企业发展方面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破坏公平竞争环境等问题,帮助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严肃查处一批破坏营商环境案件,在全县范围内形成震慑效应。
全面推行“五联系五到户”,加固发展的“加速密码”
5月24日上午,段贵建上任中共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当天下午,段贵建立即带队深入高新区开展专题调研,深入锐毅马达、舜益医疗产业园、长锦成产业园等企业厂房车间或建设工地,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了解企业来江华投资办厂过程是否顺利,服务是否满意,有无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很快,江华以特急的方式,下发《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开展“五联系五到户”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党员干部“五联系五到户”主题活动,县委书记段贵建主动联系江华海螺水泥项目。再一次掀起服务项目、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热潮,“江华速度”全面提速。
江华在职县级领导,各单位党员、干部,全县“两新”党组织党员,各村(社区)党员(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及长期在外务工的党员除外)、干部(含驻村辅警、村级后备干部、村民小组长)等,全部参加“五联系五到户”主题活动。
该县建立“五联系”机制,即党员干部联系项目、联系企业、联系小(社)区、联系创文责任区、联系村。落实“五到户”任务,即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产业联结到户、政策落实到户、精准服务到户。
特别是党员干部联系项目、联系企业,为推动全县工业进一步快速发展增添了“引擎”。
联系项目,以项目看发展、以项目论英雄,县级领导、县直相关部门以及项目所在地的乡镇、村(社区)党员干部联系1个以上重点项目。建立完善“包装一批、争取一批、招商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企业亲自拜访、重要线索盯住不放,推动招商引资人人有责、个个争先。建立完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问题收集、精准交办、限时办结、解决销号”的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对项目建设中一般问题24小时内要予以解决处置,对较重大问题要明确告知解决时限,并与投资者建立联络“热线”。建立完善“事前论证、事中监督、事后评议”的全程督考机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财政资金保障等内容进行论证,把好审核关;在项目实施中对投资进度、合同履约、工程质量等内容进行监督,把好建设关;在项目实施后对项目投资绩效按“好、较好、差”三个等次进行评议,把好落实关。要坚持周调度、月讲评、季观摩、年考核,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
联系企业,每月至少深入企业现场办公2次,发放统一的“服务企业联系卡”,将联系企业领导干部的姓名、单位及职务、联系方式、职责任务等内容告知企业,便于企业联系和社会监督。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项目需求、产品市场等情况,对企业反映每个问题的办理进展情况建立台账,实行“每周一汇总、每月一会商”跟踪督办,实现办理流程闭合。通过发放惠企扶企政策汇编、开展政策解读咨询等方式,宣传省、市、县出台的减税降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金融支持等涉企热点政策,及时掌握行业发展新动态、企业投资新动向,主动提供项目申报、投融资推介、市场供求等信息,帮助企业更多更好享受政策红利。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据悉,“五联系五到户”主题活动开展以来,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12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