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海
近日,武汉一名小学生痴迷于购买卡包,先后花了7000多元用于“抽卡”。此类“抽卡”包括“奥特曼”等多个主题,卡包分成不同等级,一包的价格从几块钱到上百元不等。
小学生花7000多元“抽卡”实在令人惊异,抛开数额不谈,这种现象在中小学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家长、老师对此行为感到不解,却又无可奈何,只得直接撕毁或丢弃,一禁了之。小小一个卡包,成为新的教育难题。
小学生痴迷于购买卡包,既浪费钱财,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又会对自身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有的孩子不分时间地点炫耀、分享卡片,影响课堂秩序的同时还易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形成一种攀比心理,别人有的卡包,自己不仅要有,还要更好更多,造成盲目从众的心理。
尤其像“文具盲盒”一样,这种卡牌是拆包抽卡的形式,带有一定赌博性质。它的玩法与各类盲盒如出一辙,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猎奇心,甚至可以说是“引诱”学生为好奇心买单。有的商家还打造“系列”概念,或推出限量、限时的卡包,包含一些所谓的“绝版卡片”,让个别学生沉迷其中。
由此观之,小学生痴迷于购买卡包的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暴力撕毁、没收孩子卡片的处理方式不可取,会伤害孩子与大人之间的感情,也会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是跟孩子算一算账,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孩子做出理性科学的选择。而对于超出学生承受能力的消费,家长作为监护人有权通过法律手段要求商家退款,决不可助长“歪风”。
一张小小的卡片看似毫不起眼,却也容易引发各种矛盾。这种对孩子们弊大于利的卡包,相关部门应及时介入,管束不良商家,为青少年儿童营造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