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尚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端午节条载:“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晋代周处所作《风土记》中也有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意指五月开始的第一个五日。
端午向来是很有仪式感和生活味道的节日,它被各种传说、民俗、运动、美食“装饰”得色彩缤纷。关于端午,最具标志性的,是它带着艾叶香、粽子味,演绎着各种浪漫。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写道:“沿街卖‘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今日何日?我家老妈子曰:‘今天是五月节,大门上应该插一些艾草菖蒲,点缀点缀’。我家老太太曰:‘今天是端午节,应该把钟馗捉鬼图,悬在壁上,孩子脸上抹些雄黄酒,辟邪辟邪’。我的小孩子独曰:‘今天不知是哪一天,就说应该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各地都一定有的民俗。其实端午节的吃食,远远不只有粽子,各地风俗虽然不一,但吃食一定是丰富的。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中这样描叙他的家乡:“端午节的午饭要‘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内容。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
这是沈从文代表作《边城》里对端午节赛龙舟的描写。这部小说,就是由三个端午节事件贯穿始终,满是作者的端午情结,而其中因端午引发的爱情故事,长久以来也不知道陶醉了多少人。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等节目外,也跟一些历史和现实人物息息相关。
梁实秋认为:“粽子本来是为屈原先生吃的。”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很直白的一首诗,写得大气磅礴,读来朗朗上口,表明了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的情景,其实都是用来纪念这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而在当代作家苏童的眼里,端午节其实就是祖母的季节,是怀念的季节,散发着浓浓的乡情和亲情的味道。“我料定在每年的端午节,祖母还会将温暖的手伸向我,在我的脖颈挂上那只用红线扎紧的‘小脚粽’。我挂着这只粽子跨出家门,走过村弄,在白羊湖一带燕子样掠过。走过春天走过秋天,即使在白羊湖外面的世界里,祖母的粽子也会留下永恒的清香。”苏童在《祖母的季节》中这样写道。
从名著到名篇,从诗词歌赋到民间传说,端午的元素都非常丰富。
唐代诗人殷尧藩在《端午日》中说:“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端午佳节,我们其实不一定要远游,也可以闲在家中,捧一杯清茶,徜徉在隽永的书香里,感受书中那些端午的人间烟火和“升平”气象,享受那份袅袅的温馨和愉悦,不也别有一番情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