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戴勤 刘跃兵 王柯沣 通讯员 张治国 杨雄春 杨丁香
初夏,地处湘江源头的永州,万物葱茏,生机勃发。
总投资55亿元、永州国际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商贸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牵手”9省区17地的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加快推进……
强劲的发展势头,得益于全市上下逆势而上、奋勇争先,持续营造风清气正、服务高效的营商环境。
巢暖凤来栖。去年,永州市引进27个500强企业项目,名列全省第二。
正风肃纪,政商“亲清”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集中反映。该市坚持以作风攻坚推动发展攻坚,打造政商“亲清”、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祁阳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刘某近日后悔不迭地说,切莫碰触红线。
去年,刘某向服务对象借款3万元,后陆续归还一部分,仍有部分款逾期未还。祁阳市纪委监委派驻该局纪检监察组了解到这一情况,依纪审查调查,并在全局上下查摆问题,警钟长鸣。这是永州市对影响营商环境问题露头就打的缩影。
该市连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整治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市委围绕“办事索拿卡要、执法监管任性、工作慵懒推拖、政务环境堪忧、融资贷款困扰、配套服务欠缺”等6个方面22个突出问题蹲点解剖,完善体制机制、堵塞制度漏洞,形成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
永州还相继开展净化政治生态专项警示教育、红色教育在永州学习等活动。今年起,又集中两年时间开展干部队伍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违规饮酒、公款吃喝、诬告陷害、重点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大类问题露头就打。
今年2月,零陵区交通建设投资公司以工会名义聚餐饮酒,该区迅速查处,给予公司董事长免职处理。在全市上下产生强烈反响。
改革赋能,活力迸发
今年3月,永州集中开工、签约重大项目144个,总投资394亿元;5月,又集中开工、签约重大项目117个,总投资197.02亿元。
客商纷纷抢滩落户永州,“秘诀”何在?坐落蓝山县的湖南奇秀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守来说:“改革红利让企业从琐事中解放出来,只管抓发展。”
2019年,李守来决定将产业向内地转移,他考察了不少地方。
这时,有人告诉李守来永州的营商环境好,该市蓝山县正聚力发展箱包产业。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蓝山考察。
初到蓝山,李守来“两眼一抹黑”。当地工作人员的坦诚交流和优质服务,使李守来下定决心把产业转移到蓝山。
确定厂房、招工……各项工作快速推进,基本没让李守来操心,去年,公司实现产值1亿余元。
全程代办、24小时在线服务……永州市紧紧围绕客商的需求,不断推出创新举措,将永州打造成投资兴业的热土。
2019年9月,永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食品药品经营许可综合改革,实现“告知承诺、先证后核、多证合一、一日发证”。
2020年3月,永州市在全省率先推行“证照合一”改革,将食药械经营7大类23个事项整合为1个事项,申办次数由4次以上减至1次、证照由最多7个减至1个、办理时限由最多27个工作日以上减至1个工作日内、申办材料由累计46份减至12份,大幅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4月30日,永州市市长朱洪武向祁阳市一家药店负责人颁发了全省首张“证照合一”营业执照。
前不久,东安县在外经商的罗兴钢、冷水滩区在外经商的陈海林,不到半小时办好了回乡开店手续。而几年前,他在外地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等,来回奔波近10天。
永州市与广东省清远市通过“全程网办”和“异地代收代办”方式,实现130个事项“跨省通办”;与广东、湖北、浙江3省8市实现20个高频事项“全程网办”。与广西贺州、广东清远签订三省通衢“跨省通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协议,探索推动多地联办,办理地点覆盖市、县、乡。
办事提速,激发了市场活力。一大批项目纷纷落户永州。
服务升级,客商云集
5月30日星期日,江华瑶族自治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园区内的锐意马达有限责任公司,听取公司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去年9月,锐意马达项目与该县签约,德国客户要求1个月内验收工厂,厂房面积必须达1万平方米,有完备的附属设施,否则不给订单。
时间紧,任务重。江华瑶族自治县主要领导分工负责,不分昼夜调厂房、搞装修、硬化路面等,每天主动打电话与该公司负责人陈金龙沟通。终于,如期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如今,贴心服务一如既往。
陈金龙由衷地说,永州市“母亲式服务”,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为贴心服务客商,永州市把“保姆式”服务升级为“母亲式”服务,即,从过去企业提出问题,相关部门给予帮扶和解决,升级为用“母亲的视角”主动了解和预估企业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从而形成“虹吸效应”,带来客商云集、产业聚集。
去年9月,22家数控企业抱团入驻道县高新区道县数字智造产业小镇。其中,台企佳钊机械拿到厂房后一个月便投产,其生产的铣磨复合机拥有全球独家专利,有数万家机加工领域的稳定客户,年初接收的订单已排到年底。
至目前,道县高新区有规模以上企业111家,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轻纺制鞋等三大支柱产业。
祁阳市不断升级服务,先后创建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科技创新服务机构、1个企业博士工作站。2016年至2020年,祁阳高新区规模工业企业从79家增加到177家,规模工业年总产值从180亿元增加到321亿元。
如今,永州大地风清气正,开放提速,发展正盛。仅去年,全市引进招商项目344个,总投资达927.5亿元;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881名、重大科创人才51名、双创人才团队39个,创建当地首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新创建国家级、省级科创平台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