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庆先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骨气、有底气的地域文化,不仅影响了一代代湖湘儿女,还通过“外溢”效应影响着更广的“朋友圈”。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我省应进一步深化文化对外开放,在互动交流中促进了解、增进互信,更好推动湖湘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湖湘文化须坚持开放发展
历史上,周敦颐提倡认识天下之势,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曾国藩、左宗棠倡导重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黄兴、宋教仁倡导学习西方民主制度,都彰显了湖湘文化的开放特质。传承创新这种开放理念,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开放文化新生态,是湖湘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外部环境新变化要求湖湘文化开放发展。疫情防控常态化、贸易壁垒多元化背景下,文化开放重要性更加凸显;国内都市圈建设以及新一轮区域合作深刻重构着开放格局,开放思潮在这种大变局中加速传承创新,湖湘文化需要衔接外部新环境,在理念碰撞、交融中实现新的发展。
历史使命新变化要求湖湘文化开放发展。“十四五”时期,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打造“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要求我省在更大平台、以更高标准谋划发展,推进发展理念创新,这些新使命势必要求湖湘文化适应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淘汰影响开放的消极元素,加快构建开放文化体系。
自身发展新要求倒逼湖湘文化开放发展。在大开放、大发展的新时代,湖湘文化应紧扣湖南开放发展新实践,克服地域性、时效性等方面局限,加快自身变革创新,以开放思维构建新的理论体系。
湖湘文化开放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精神文化归根结底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结果,新平台、新制度、新成就为丰富湖湘文化开放元素、推进湖湘文化开放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新平台支撑湖湘文化开放发展。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湖南拥有层面丰富的开放平台,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产业园、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契合开放发展“时”与“势”的平台载体加快成长成熟,增添着湖南开放发展的新底气,为湖湘文化进一步有序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新的体制机制引领湖湘文化开放发展。为鼓励发展开放型经济,我省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比如缔结友好城市、培育境外商(协)会、直接给予资金支持等,不仅优化提升了湖湘文化的运行生态,更为重要的是丰富了湖湘文化作用于开放发展的平台载体及实践路径。
新成就激励湖湘文化开放发展。湖南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坚定不移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开放成效喜人。2020年,全省外贸逆势增长12.3%,高出同期全国进出口增幅10.4个百分点;全省综保区与保税物流中心内企业共实现进出口同比增长33.1%,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0.8个百分点,这些佳绩对于湖湘文化构建开放新理念具有强大支撑作用。
把握新时期湖湘文化开放发展的三大关键
新时期推进湖湘文化开放发展,应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指导思想,积极构建全区域、全领域、全过程创新体系。
从连点成线到扩线成面,构建全区域湖湘文化衔接对外开放支撑体系。充分发挥长株潭、岳阳、郴州在衔接对外开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发挥县域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激发乡村在衔接对外开放中的独特作用,构建以城带乡、以网络虚拟文化带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开放体系。
从单主体到全行业,构建全领域衔接对外开放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等主体在文化交流、传播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以推动湖湘文化衔接对外开放为导向,以直接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为重点,全面打造市场调查分析、原材料、产品生产加工、产品包装、仓储物流、结算汇兑以及法律咨询等环节全产业链共推开放格局,依托全产业链开放促进湖湘文化开放发展。
从纯研究到深结合,构建全过程衔接对外开放支撑体系。深入发掘我省科教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湖湘文化衔接对外开放研究,加快培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新闻工作者、企业家、社会公众等多主体参与湖湘文化衔接对外开放支撑体系。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