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湘江周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5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字里行间的湘南姿态
——《乡履拾韵》读后有感

  胡萍

  郴州嘉禾有一处小镇,处湘粤桂三省交界之处,名“塘村镇”。此处村民少田而多艺,以铁器、竹木器、牛市及布匹服装市场闻名乡里。自改革开放以来,这里临近两市三县众多的人会在每月的赶圩日来这里赶集购物,牲畜、铁器、农机、布匹、糖果,应有尽有,故被誉为“湘南第一墟”。这本《乡履拾韵》的作者尹振亮,是土生土长的塘村人,他以描摹乡村人物、农家乐事、风情民俗来反映当代农村发展变迁,以书写家乡现实发展变化来讴歌新时代乡村振兴进程,字里行间赤子之心彰显。

  这本《乡履拾韵》,如一幅写意画,字句间晕染着湘南山水的韵味;它又如一幅人物谱,篇目里勾勒出湘南儿女的淳朴;它更像是一册厚厚的乡村图景,拾掇起“洒落于满地的豆瓜蔬果”。湖南省散文学会会长梁瑞郴在序言中推荐道:“每一段文字,每一个故事,都来源于泥土,是真正带着草香的味道。”

  心底镌刻着思念的斗笠女满绣阿婆,手扶斗笠在木屋门槛前等着丈夫归来的背影格外动人;像织布机上的梭子的一样穿梭在村前村后的“矮婆崽”满花婶,前额捆着防风帕,手脚麻利的样子跃然纸上;能干又乐观的哑巴姐“啊、啊、啊”招呼客人的雀跃声仿佛响起在耳边;古墟牛行里坤叔慢慢摸着牛牙,靠一只手的五个指头就能主导交易全程;还有米市满红婶左右逢源的背影上,那杆支撑起一家生计的老古董秤……群居山窝的这些人,脸谱生动,他们用自己的灵魂守望这山村乡土,他们也是时代的守望者。

  纸炮炸响时,村口弥漫的浓重硝烟味儿,是多少人记忆里儿时的年味?花溪河里赤膀光脚,抓鱼捉蟹吆喝声声,河面漂远的小纸船,是不是正载着我们的天真和梦想还在远航?最得趣的是除夕前,跟着爷爷写大字卖大字,烛光里投影着爷孙俩扎扎实实描红的身影,作者收获的是一路奋进,不轻易放弃的精神“盘缠”……流淌在记忆中的那些事,意趣盎然,它们承载着我们心底最深沉的感情和回忆。

  “年后春风吹,田埂木槌响”,每到立春后,责任田田埂上村民们一边唱山歌,一边跳“芭蕾”,整垠头,护堤坝;“叮叮当捶半天,火炉钩三尺三”,村里好用耐用的农用工具,都是塘村的铁匠师傅们在火星四溅里一下一下捶打出来的;“过完腊八做坛酒,喝过年尾到年首”,土法酿的倒缸酒,原材料讲究,香醇味甘,声名远播,据说还曾是太平天国军队的壮行酒……藏在字里行间的民情风俗,真实又绚烂,这些多彩丰富的文化宝藏,是孕育新时代新故事的肥沃土壤。

  湘南的人,湘南的事,湘南的情,尹振亮在字里行间毫无保留地赞颂着自己家乡,这种沉湎的、偏执的情感,深刻而又缠绵。他在书中描述自己浓厚的乡情,“像目前包的枕头粽子,长长的、大大的,吃在嘴里,香酥可人;吞进肚里,让人一辈子回味无穷。”

  作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尹振亮在这部散文集里,多方位呈现湘南乡村的纯美的人、事和物,将湘南乡村文化内涵外化,为当下乡村振兴提供了正能量的精神文明支持。  

  相染成风,相沿成俗。这本书里展现的,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湘南人群像,他们的姿态,是生活的姿态,也是时代的投影。这本书里的湘南山水,盛满了勤劳,盛满了丰收,盛满了湘南人的殷实日常和舒坦美好,盛满了他们对新时代的高歌!

  (《乡履拾韵》 尹振亮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