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湘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5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凡与伟大

  2007年5月10日,袁隆平在杂交水稻试验田观察水稻长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京明 摄

  纪红建

  5月22日下午,延安淅淅沥沥下起雨来,雨水滋润着黄土高坡的千沟万壑。

  正在延安进行艺术实践的我,突然听到袁隆平院士去世的噩耗,不由泪眼模糊,眼前浮现出一幕幕温暖而感人的画面。

  马坡岭十二小时

  我是一名报告文学作家,自然应对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保持高度关注,并积极书写。但直到2019年秋天,我才鼓起勇气走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那天,一场秋雨洗净星城长沙的尘埃,带来丝丝的凉意。我来到东郊的马坡岭,从雨花大道,拐进一条很不起眼的马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就那样质朴而又静谧地伫立在这条马路的东边。

  上午九点半,办公楼前传来一阵欢笑声。“袁老师来上班了!”中心办公室主任魏科告诉我。我们紧随其后,走向袁老三楼的办公室。到了三楼,却早有另一拨人在门口等着他。袁老微笑着与他们打招呼。当听说是来自重庆的客人时,立即把他们请进办公室,并用地道的重庆话与他们交流起来。

  虽然袁老的语速有些缓慢,但是他思维敏捷、风趣幽默,现场不断爆发出阵阵欢笑。看到这温馨的一幕,魏科告诉我说,袁老师非常讲感情,离开重庆60多年了,依然牵挂着巴山渝水,牵挂着那里的人和事。他平时对吃不讲究,但只要是到饭店吃饭,总会点上几道麻婆豆腐、水煮肉片一类的“重庆口味”。

  “袁老师非常和蔼可亲,有时就跟老顽童一样。”李超英说。她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退休干部,也是袁老的邻居,袁老家里有什么事,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帮忙解决。

  两位老人把她当成女儿一样看待,只要出远门,总要给她带些吃的。袁老心很细,若是李超英哪天没去她家,就会打电话问。所以不论多忙、多晚,李超英只要回家,都会到袁老家看一看,或是打电话报个平安。

  中午十二点,处理完办公室的相关事宜,袁老下班回家。一到家,他就走进自家小院南边的试验田(为方便年事已高的院士搞研究,湖南省农科院专门在袁老住宅旁开发了一块试验田),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禾苗,查看长势,和禾苗说一会儿话。

  袁老在科研之余,很喜欢文艺和体育,以前每天坚持打球、游泳、拉小提琴。这两年行动不是那么方便了,早上八点起床后,他会在院子里走走,然后伸伸腰,踢踢腿。九点半准时到办公室,不论有事没事,都要到办公室坐一坐,与大家交流交流。晚饭后,他要到附近的超市逛逛,既采购,也锻炼。如果不去超市,他就会下下象棋,或打打麻将,锻炼锻炼大脑,防止老年痴呆。

  产量和质量对抗吗

  袁老有一个坚持了五十多年的习惯——预测产量。那天中午,他从住宅旁的试验田,挑出一枝剑叶又长又壮的穗子。这是袁老连续第三天数孕穗期的第三代杂交晚稻穗子。回到客厅,剥开剑叶,取出苞子,辛业芸、李超英和袁老的老伴,分头数起来。袁老作记录。随后,他又根据三天的平均数,来预测试验田里的第三代杂交晚稻的亩产量。袁老非常保守地按百分之八十五的结实率,算出一穗稻谷的重量,然后乘以一亩田的稻穗数和估计的粒重,得出亩产量。他的科研人生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单调重复中坚守。

  杂交水稻专家张玉烛跟我讲过的一个故事。2017年冬的一天上午,张玉烛拿着一份拟向省里呈报“关于申报‘三一’工程”的报告,直奔三楼袁老办公室。他对这个报告较为满意,甚至有几分得意。唯一让他忐忑的是,他在这个报告中把高档优质稻产量指标降到了1100公斤,低于袁老提出的“三分田养活一个人”,亩产1200公斤。  

  袁老拿起报告认真看起来, 最开始,他脸上还有点阳光,但慢慢地,变得乌云密布了。“我不同意!”袁老把报告往桌上“啪”地一甩:“我非常赞同你的杂交水稻要安全环保,讲品质,这是我们历来的立场与做法。但要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我坚决不同意!”“袁老师,我们考虑到高档优质稻栽培的难度大,所以就把产量标准降低了。”张玉烛弱弱地说。“对于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产量和质量呈对抗性吗?”袁老的灵魂拷问,让张玉烛铭记一辈子。

  田埂上的一老一少

  十多年前,彭玉林是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一名临时工,一天到晚扎在试验田里,晒得黝黑。他最“宏伟”的计划是边打工边读书,在湖南农业大学考个自考本科文凭。

  “小彭,你马上到田埂上去,袁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你。”那天中午,正弯腰在田里干活的彭玉林接到时任中心副主任马国辉打来的电话。彭玉林抬头一看,袁老正站在田埂上向他招手呢。他快步跑向院士。袁老微笑着问:“小伙子,禾苗长得不错呀!分蘖到多少了?”彭玉林说:“多的有十三四枝苗,少的也有八九枝,平均有十一枝的样子……”原来,天天来试验田观察的袁老早就留意到了这个把稻田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小伙子。

  从此,一老一少经常漫步在试验田的田埂上。彭玉林读完本科后,袁老鼓励他攻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袁老又为他的工作操心;工作稳定了,彭玉林也成家了,袁老还常问他有什么困难。彭玉林说,他只是受袁老关心的众多学生中的一个,袁老的学生早已遍布全球五大洲……

  《秋天的喜讯》创作完成后,前前后后,袁老修改了十来遍。2019年12月11日,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日报》又请袁老为“我与新中国”栏目写篇回忆文章。当时大家都觉得袁老年岁已高,不一定会答应,没想到袁老竟欣然答应。2019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了袁老的《我的两个梦》。文中,袁老道出了两个梦想的由来,以及追求两个梦想的酸甜苦辣……

  虽然创作了《秋天的喜讯》,但我总觉得还有许多采访细节与感想没有充分表达。于是,我又创作了一个更加精短的报告文学《平凡与伟大》,发表在2019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

  《平凡与伟大》与《秋天的喜讯》形成了互补,但这对于一个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来说,是那么微不足道。我为自己有机会走进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走近袁老,而深感荣幸。

  这是我人生难得的一次意义非凡的精神洗礼之旅。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