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卓芳
拜登野心勃勃的基建计划金额再一次缩水。当地时间21日,白宫方面提议将总金额从2.2万亿美元降至1.7万亿美元。尽管拜登率先迈出妥协的一步,但离两党达成协议还相差甚远。
对于基础建设的规模,两党存在严重分歧。目前共和党版本的基建计划规模为5680亿美元,这与拜登的预期差距颇大。
分歧的第二个点是钱从哪里来。拜登提出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1%提高到28%,将美国跨国企业全球最低税率从10.5%提升至21%。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好不容易才把企业的税率降下来,这无疑是对共和党政绩的彻底抹杀,共和党无论如何也难投下赞成票。
眼看加税不成,拜登政府透露将靠发行国债解决部分资金。截至2021年3月,美国国债总规模已经达到28万亿美元。美国联邦政府每年为国债支付的净利息支出,已经高达3000亿美元,甚至高于拜登基建计划每年的支出规模。越积越高的债务,将增加美国新一代纳税人的负担。因此,民主党内部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美国基建是个“老大难”。美国基建严重滞后一直是社会各界公认的事实,很多基础设施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建的。在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排在第13位,远远落后他的一些发达国家盟友,更别提中国了。
历届美国政府都没少在基建上下功夫,但都无功而返。奥巴马时期,美国政府最终投入只有480亿美元,可谓杯水车薪。特朗普时期,基建计划更是遭遇了自己人的反对,两次提议都先后折戟。
发展基建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在美国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基建的特殊性在于周期长、投入大、收效慢,联邦政府每四年就要进行一次选举,这样的“长线操作”无法在短时间内为执政党赢来大量选票,因此联邦政府缺乏动力。更何况,两党对立愈演愈烈,这届政府刚搭好台子,下届政府上任立马就拆了,任何不连贯的政策都会成为基建事业的绊脚石。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拜登政府很坚定,民意也站在他这边,但基建强国的梦想恐怕无法在分裂中的美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