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业忠 李寒露 向 靖
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而活态流变,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特征。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各族人民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体现着独特的精神标识。让非遗在“活态”传承中滋养“成长”,使之传承有序、后继有人,让其保护、传承、利用成效惠及广大群众,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探索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模式和实践经验。
为了实现非遗文化与社会发展无缝衔接,充分发挥非遗对文旅产业助力作用,湘西州近年来明确提出“坚持把州域作为一个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康健、全域旅游的大公园来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全面建成集自然山水大画园、民族风情大观园、绿色产品大庄园、休闲旅游大乐园、和谐宜居大家园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的战略目标。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完美对接,体现的是湘西州对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
在《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区管理实施办法》《湘西自治州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五年行动计划》《关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机制的通知》《湘西州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支持办法》等文化生态区建设法制框架下,湘西州各地通过非遗手工坊、非遗美食、非遗展演、实景民俗体验、非遗研学等形式和活动,实现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湘西非遗文化为旅游业注入了活的“灵魂”。
一组数字看传承。湘西州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3人、省级93人、州级460人;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21个州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55个州级非遗传习中心(所),1567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2所全国传承人群研修计划院校,9所省级非遗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14所州级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28所 “湘西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学校”,36所 “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学校;编写《苗文课本》《土家语课本》等教材160余种,开设《邂逅苗画》《傩面具》等精品课程150余种,出版《口述非遗—湘西历史文化故事丛书》等80余种非遗书籍;举办或承办5期全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2期全国非遗扶贫培训班、1期全国传统医药专题培训班,30多期省非遗保护培训班;建成一座文化新地标——总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的湘西州博物馆、非遗馆——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馆。
系列活动展成果。以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作为唤醒民族文化记忆、彰显民族文化特色、活态传承非遗的最大平台,湘西州形成了以土家族舍巴日、苗族赶秋为主的一县一节,一乡一品的民族传统节庆品牌活动。同时,长期举办民族文化进机关大汇演、原创民族广场舞大赛、文化生态保护节等文化活动,每年支持开展民族文化演出500多场,让群众充分享受文化保护发展成果。连续举办八届的吉首鼓文化节,击鼓论道,引得百家争鸣;连续举办七届的凤凰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上千人身着银饰服饰,盛装大巡游,舞台走秀、进村入寨,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和发掘、研究、展示、传播、传承绚丽非遗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多元融合促发展。2016年,原文化部在湘西州设立了全国第二个传统工艺工作站,目前工作站下设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6个“让妈妈回家”基地,2个传统工艺振兴示范企业;花垣县入选全国“非遗+扶贫”重点地区;通过苗绣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妇女回乡就业的“让妈妈回家计划”,被评为全国非遗扶贫品牌行动。这些举措,实现了非遗项目鲜活传承,文化生态科学保护,传承人群普遍受惠的目标。此外,湘西州着力促进非遗与“游、购、娱、住、食”等旅游各要素融合,深入挖掘苗族、土家族饮食、服饰、民俗、农耕等文化,唱响“神秘湘西”品牌;同时积极推动非遗与旅游产品融合发展,评选28种“湘西有礼”文创商品,打造了一批知名的特色文创商品品牌;创建了芙蓉镇、里耶镇、山江镇、苗儿滩镇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
有生命力的事物,才能永续繁盛。“活态”非遗,擦亮了湘西“特色名片”。随着非遗项目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2020年,湘西州接待国内外游客5534.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6.89亿元,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恢复情况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和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