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5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湖湘礼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周红才

  湖湘礼俗以湖湘民风民俗民情为基础,经湖湘本土文化和儒家礼俗文化共同滋养形成,凝聚着湖南人民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认同,彰显了湖湘大地的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族风情、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等因素影响,湖湘礼俗呈现出崇宗敬祖、重血缘亲情、耕读传家、祭祀祈禳以及遵循岁时、崇尚自然等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

  在全省人民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关键时期,传承湖湘礼俗并激发其当代价值,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守正创新,用湖湘礼俗蕴含的精神财富涵养湖湘儿女,形成与推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形成与奋力谱写新时代篇章相映照的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坚守正道,弘扬主流,传承湖湘礼俗文化的优秀传统基因

  传承、激活湖湘礼俗中的优秀基因,应着力彰显其凝心聚力的功能。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价值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在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和践行体系中,礼俗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外化手段。应充分利用礼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功能,坚持礼俗文化活动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同向同行,通过礼俗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化为“百姓日用之学”,在引导和濡化中凝聚价值认同。

  深入挖掘湖湘礼俗的精神内蕴,强化群体认同。湖湘礼俗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载体。湖湘文化在千年传承发展中形成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等精神内核。湖湘礼俗将湖湘精神现实化、社会化,并以最普遍、最大众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和共同遵守的行为习惯。人们在对礼俗文化的参与、欣赏和自觉维护中,得以强化群体意识,塑造公共精神,增强个人的群体归属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传承湖湘礼俗丰富的表现形式,激发情感认同。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湖湘礼俗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这种丰富性体现在个体日常的行为方式、衣着打扮以及生产生活中的仪式礼节、器物装饰等方面,承载着各地区、各民族人们的集体记忆和集体情感。比如节日里的鲜亮服装、头饰、美食、歌舞,除夕夜的灶火,元宵节的灯会等等,构成了人们心底深层的文化记忆和独特的审美符号,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喜悦与乡情。

  与时俱进,积极求变,赋予湖湘礼俗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传承湖湘礼俗文化既有对传统的肯定和延续,更需要赋予其新时代的精神力量和表现形式,使其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产生新的社会价值。

  紧扣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不断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大众化表达,转化为民众的价值认同和行为习惯,使其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比如将弘扬湖湘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与重要政治性节日、与纪念湖湘革命史上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结合起来、与湖湘传统礼俗中崇宗敬祖和慎终追远的祭祀文化结合起来,组织号召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激励新时代湖南人在新担当中展现新作为。

  紧贴新时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变化。湖湘人民是湖湘礼俗的创造者和践行者。应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礼俗文化活动,提升人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应丰富礼俗文化活动的表达形式、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引导群众通过自觉有序参与礼俗活动培育健康、积极、向上的新风尚。

  紧跟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步伐。科技的飞速进步,使湖湘礼俗文化在表现形式、参与方式、传播途径等方面展现出多维发展、鲜活灵动的特点。比如湖湘传统的守岁礼俗已不限于“围炉吃年饭、燃炮迎新春”的“在地”活动,视频连线祝福、制作拜年短视频、传播表情包等“在线”活动已成为新常态。形式在变,但蕴含其中的亲情未变。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不仅可以延续传统年节“和合团圆”“祈福祝愿”的文化内核,还将呈现与国家发展、社会生活、当代文化相适应、更为多元、更贴近人民生活的礼俗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提升湖湘人民的文化自信和主流价值认同。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副教授,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