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信松 罗江帆 周向谦
这是一段值得致敬的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扛牢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锲而不舍向绝对贫困宣战。到2020年底,全省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6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背后,湖南国资国企系统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湖南国资国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省国资委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省属国有企业主动扛起政治责任,坚持尽锐出战,加强督导检查,压实帮扶责任;累计投入数亿元资金开展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走出一条条各具特色的扶贫路径,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彰显了国资国企的责任担当。
五年来,省属监管企业对口帮扶的39个贫困村、459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7653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出列。2020年,帮扶村人均年收入接近万元,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20万元,有的甚至突破50万元。
湖南建工集团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驻永顺县芙蓉镇科皮村帮扶工作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荣誉的光辉里,折射出湖南国企人砥砺前行、勇担重任的历程,篆刻着一支支扶贫队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印记。
通心路 有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脱贫致富贵在立志。湖南国资国企系统各驻村帮扶工作队高度重视增强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自我意识和发展观念,注重传授贫困群众劳动技能和致富本领,推动贫困群众切实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我能脱贫”,通过多措并举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处地芙蓉镇核心景区延伸带上,永顺县科皮村缘何依旧贫困?
经个人申报,组织挑选,2018年,湘投控股集团4名“80后”研究生组成党员扶贫工作队进驻科皮村。3个月驻村下来,扶贫工作队发现了贫困的症结:思想的路不通,科皮村就不能从根本上脱贫。
拉通科皮村朵枯组的入组路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虽然村民都盼着早点把路修通,但真正立项施工时,就有村民阻工来了。谁家都不愿吃亏,待修的路,成为了村民争执不下的一大心结。
重塑科皮村秩序,成为当务之急。扶贫队坚持党建引领,发动全体党员,建立8个“互助五兴”小组,定期上门帮扶脱贫进度相对靠后的群众,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振精神。引导党员和村民制定了“五树五建扶志扶智”制度,用健全的村规民约管人管事。组织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村干、乡贤成立道德评议会,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和村风民俗的监管。建立“爱心超市”,组织开展五好家庭、卫生文明户等评选,实行积分管理和物质兑换相结合,鼓励人人参与、户户争优。通过多种形式,营造与树立了健康和谐的乡村文化氛围。
百姓的心通了,路也就通了。朵枯的路,不仅仅是一条路,而是连向淳朴的土家百姓的心路。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村容、村貌、村风焕然一新,村民精神大为提振,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心齐气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大为增强。
这样的故事层出不穷,源自湖南省国资委党委和监管企业的倾情主演。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加大“志智”双扶力度,从而激发了村庄与村民的内生动力。
湖南国资国企系统各驻村帮扶工作队,按照省国资委党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抓党建促扶贫工作,协助乡镇党委加强驻点村村支两委班子“五化”建设,积极开展企业和贫困村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共话发展,共上党课,强化党建引领,以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保证脱贫工作的有序推进。
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重视贫困村适用人才和贫困对象的实用技术培训,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模式,组织各类专家授课和技能培训652场6576人次,参观见学90多次。通过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促进了贫困群众综合素质提升,夯实稳定了脱贫基础。
在深入开展教育扶贫的基础上,湖南建工集团、华菱集团、湘电集团还利用下属学校人才培养优势,经高考优先录取30多名驻点贫困村贫困生,学费、生活费全免,并承诺毕业后优先安排在企业相关岗位工作,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开山路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打通交通运输线是脱贫攻坚重要的基础工作。省属国企高质量承建了一大批基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解决了当地群众长期存在的出行难题。
贫困村要起飞,需要新的跑道。省国资国企系统把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想方设法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夯实产业发展根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9亿元用于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湖南高速公路集团承建古丈连接线、古丈连接线延伸段、花垣至里耶连接线等高速路建设任务,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摘帽。
湖南交水建集团积极履行国企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零利润”承建了4038公里的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任务,帮助当地农民群众修筑一条条“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他们还援建了平江县公平村、慈利县三王村村道改造工程。
2017年7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统规统建任务交由湖南建工集团以“零利润”EPC总承包模式承建。几年来,湖南建工集团克服各种困难、奋勇攻坚,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该集团完成总承包项目657个,总建筑面积532.12万平方米,共安置5.7万户,使得20.4万群众直接受益,提前一年完成湖南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在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湖南建工集团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湘煤集团进驻慈利县三王村,短短4个月时间投资1257万元,完成了村民宿改造、村部改造、核心景区河道游道改造、漫水桥改建、路面硬化、村庄绿化、村道亮化等工程项目建设,打造出了好山、好水、好景的好村庄。
湖南建筑设计院充分利用自身在省内设计领域的龙头地位和专业技术优势,先后完成多个贫困村落的设计规划,共计减免建筑、规划、市政、装饰等设计费用1000余万元。
隆回县城向北,群山环抱中,错落有致、风景秀丽的枫井坪村安静而恬淡。一条条洁净如洗的水泥路串联着绿荫掩映中的数百户人家,像一串串随意摆放的珍珠散而有序。
然而,三年前的枫井坪村,是隆回县自然条件最差的深度贫困村之一,流传着 “寸土似金,滴水如油,山高坡陡,鸟不留宿”的民谣。
2018年3月初,现代农业集团帮扶工作队入驻枫井坪村,随后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后盾单位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拨付扶贫资金500余万元、筹措资金近千万元,用于危房改造、环境美化、设施提质建设和产业发展,迎来了枫井坪村的新生。
一花独放不是春。省属监管企业积极参与到全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中,共同谱写出了一首昂扬的迎春曲。
谋出路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湖南省国资国企系统始终坚持把企业产业优势同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紧密衔接起来,在产业扶贫上解贫困地区所需,在消费扶贫上解贫困群众所急,真正做到把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3亿元,高标准完成80多个产业项目建设及运营。这样的一份账单,记载的是湖南省国资国企对帮扶村投入的真金白银和付出的一片真情真心。
将企业的思维植入那一片片贫瘠的土壤,湖南省国资国企充分发挥国企自身品牌、技术、资金、管理、市场开拓等优势,紧紧盯住产业扶贫这个巩固脱贫成果的长久之策,加强统筹规划和长远谋划,实现了帮扶村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有效对接了乡村振兴工程。
特色牌打出来了。注重结合帮扶村实际,着力培育了一批优势特色扶贫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持续稳定增收。
围绕平江县公平村山区面积大、属传统油茶产区的特性,省国资委机关驻村工作队协调现代农业集团,采取“公司+合作社”的方式开展油茶产业深度合作,年产值超过500万元。发挥现代农业集团产业优势,在全省首创村级模块化生态养猪场,三年纯收入超过70万元,纯利润40多万元。
产业培育是产业扶贫的先手棋。省属国企充分考虑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禀赋结构和经济特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兴湘集团帮扶凤凰县翻身村建设油茶园、生态综合养殖场等产业项目,通过合理制定分配方式,吸纳贫困户和致富能人入股,打造精品合作社。2019年每个贫困户增收了2766元,油茶、稻田养鱼入股的村民还拿到了5万余元分红,充分调动了村民致富积极性。
华菱集团驻村工作队根据龙山县茶园坪村土壤、气候条件,将黄金茶作为村主导经济产业,共种植黄金茶726亩,带动村里近120人在茶园就业,2019年人均发放工资4000元以上。
市场化走出来了。通过不断培育贫困户市场意识,对农产品按品质分级,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帮扶村的农产品打开了市场的大门。
湘科集团进驻平江县腾云村后,建成农产品加工厂,采取保底价结合市场价的方式对贫困户农产品进行收购加工,面向市场提升农产品质量,每年举办农副产品交易会,年成交额20万元左右,有效解决了农副产品滞销问题。
洞口县岩龙村竹林资源丰富,湖南轨道集团投资300万元成立海之龙竹制品加工厂,2020年获得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产品试制生产线的授权,成功试制出三个批次不同型号产品,年产值可达百万元。
利益链建起来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提高了贫困户的参与度,推动产业项目长期有效,实现了贫困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拓航路 多措并举搭建帮扶平台
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是产业扶贫形成闭环的关键。湖南省属国企积极搭建贫困地区“千家万户小商品”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网络桥梁,不仅全面挖掘帮扶村的资源潜能,而且全力发挥后盾单位的市场优势,把帮扶村带向了更为广阔的水域。
通过搭建投资平台、用工平台和消费平台,开展针对性、经常性、广泛性的各类扶贫活动,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脱贫动力,助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湘投集团出资2.5亿元,发起设立了中央企业贫困地区湖南产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首期规模7.5亿元,通过项目股权投资的方式,完成投资项目12个,投资使用地覆盖14个县(市),有力地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发挥用工优势,积极开展就业扶贫。湖南黄金集团所属黄金洞矿业6年来共解决平江县贫困劳动力就业229人,帮助部分贫困人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使他们能够做到务工与务农两不误,每个务工人员月平均增收2000至5000元。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帮助贫困地区群众端上就业“饭碗”,是最直接最快速的脱贫方式。2020年受疫情影响,贫困户外出务工难,湖南省国资委组织湖南建工集团、兴湘集团、湖南交水建集团、湖南黄金集团、湖南省国资集团等劳动力需求较大的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发就业岗位,对贫困户就业实施招工倾斜政策,共解决240名贫困地区群众就业问题。
近3年,全省国资国企系统定点采购驻村帮扶点农副产品约3000多万元。
湖南发展集团帮扶的溆浦县长丰村采取“村合作社+农户组织生产,电商平台签约包销”的合作机制,2019年销售“健美山鸡”1500多只、食药两用型百合15000多斤,为村集体创收11万余元,贫困户实现增收26.5万元。
湘电集团驻绥宁县芷田村工作队2020年初完成104吨优质香米的“订单式”消费扶贫计划,为芷田村集体创造利润8万多元,全村161户贫困户增加收入5万多元。
依托各监管企业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做好帮扶村农产品推荐帮销,拓宽了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湖南高速公路集团充分利用行业优势,通过湖南高速微信公众号、集团公司网站和高速公路沿线广告牌等平台大力宣传助销农副产品,协调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消费扶贫专柜,助力脱贫增收。
责任没有终点,使命不会停歇。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第二个百年梦想的起航之年,湖南省国资国企系统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科学长远谋划,督促企业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长期计划,搞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之以恒抓好党建促脱贫促振兴工作。
无愧时代,不负使命。湖南国资国企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励精图治、担当勇为,生动诠释“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进入新发展阶段,迈向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湖南国资国企将把推动企业自身改革发展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统一起来,驰而不息,接续奋斗,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