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要闻·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4月2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书包判断课业负担轻重未免偏颇

  刘大山

  3月初,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宣布,该校将在新学期发起一场“书包改革”: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周一到周四可以不背书包上下学。这场关于书包的改革,得到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正面评价。

  据该校一副校长介绍:“对于一、二年级不背书包,三年级书包减重,学校要逐步优化,分阶段、分需求、分层次地来做这个事情,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低年级不背书包,高年级书包减重,让孩子们欢欢喜喜到校,开开心心回家。”

  中小学生书包重,由此兴起的“书包减负”并不是新鲜的话题。2018年年末,由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重磅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剑指中小学课业负担重这一痼疾。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来自学校、家长的抵触情绪,使“减负令”频遭软抵抗。

  书包太重显然不利于课业减负,还影响孩子的发育,需要重视起来。“减负先从书包开始”没有错,可单就减负来说,小小书包并非课程负担重的祸首。每天科目固定、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多,导致作业多、课辅资料多,这才是书包沉重的主要原因。

  在为中小学学生减负呼声日高的今天,显然单从书包的重量无法检验出减负的效果。即便书包的重量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未必能随之减下来。书包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课业负担,而在校外,就绝非书包轻重那么简单了。升学压力不断增大,学校家长的焦虑无从消除,即使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减少,各种校外培训机构的“精心安排”也是“挡不住的诱惑”。

  可见,减负涉及诸多方面,绝非单靠减轻书包重量或不背书包就能做到。书包变轻了甚至不背书包,并不意味着学业负担一定减轻。以书包判断课业负担轻重未免偏颇,要减轻书包,更要把为学生减负的心力用在书包之外。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