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4月0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山脚下,“石榴”花开
——来自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的报道(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周倜

  从三湘大地到天山东麓、吐鲁番盆地,相隔千山万水。援疆,将湖湘儿女和新疆人民的心紧紧相连,收获了“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情谊。

  民生无小事。解决当地群众的教育、就医等民生难题,是湖南援疆队援疆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来自湖南的优秀教师、医生和文化工作者,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带到吐鲁番,落地生根,留下了一段段佳话。

  “三张名片”育学子,“优质资源”进校园

  3月25日上午,记者走进吐鲁番市实验中学“红石榴”援疆班。此时,来自湖南双峰县的教师邓金兰正在给孩子们上化学课。通过图画带动想象,她细心教导孩子们如何把元素周期表完全记下来。对于有着20年教学经验的邓金兰来说,这已是第二次参与援疆。

  “红石榴”班,名字真好听!没多打扰孩子们上课,记者索性先跟随长沙市一中援疆干部、吐鲁番市实验中学副校长杨志坚逛起了校园。

  “刚刚路过的是‘红石榴大道’,左手边正在建设的是‘红石榴文化园’,那边的‘红石榴文化长廊’4月份就可完工……”杨志坚三句不离“红石榴”。询问得知,这恰是湖南第九批援疆干部在此探索教书育人新模式的“符号”。

  2017年,吐鲁番市实验中学作为新疆首批9所试点学校之一,开启了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试点。去年,援疆干部将“红石榴”品牌带到这里。

  宣传普及红色思政文化,是“红石榴”品牌的灵魂。湖南援疆干部在这里打造了“三张名片”:援疆班、工作室、教师工作队。

  2020年9月成立的“红石榴”湖南援疆班,覆盖年级为初一、高一,聚齐全吐鲁番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红石榴”“1+1”·湘吐同心工作室,由长沙市一中、吐鲁番市实验中学共同创建,“红色思政大课同堂”“援疆教师带徒同训”等早已成常态。而未来5年,还将有80个工作室落地。“红石榴”湖南援疆教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队讲求“结对传帮带”,有专门的经费支持援疆教师开展结对带徒、结对认亲、结对帮扶“三结对”。 

  “将思想教育与学科知识并重,把民族情感融入课堂内外,从单独授课向师徒结对转变,帮助孩子们学好知识、立好规矩,养好品行。”吐鲁番市委副书记、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刘中杰告诉记者。

  作别此地,记者忽然想起,在吐鲁番曾走过的一条老街,“让各民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的标语字字暖心。

  “以院包科”守护健康,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生死时速中挽救年仅24天的新生儿脑出血患者;全力救治肝门部胆管癌并梗阻性黄疸的80岁维族老人;从死亡线上把突发心肌梗塞的长途运输车司机拉回……

  湘医仁心系火洲,守护生命的故事数不胜数。2020年3月起,29名湖南医生接过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的接力棒,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以院包科”高位推动医疗援疆。

  至今,援疆医疗队牵头开展的40多例手术在当地实现“零”的突破,正在推广的新项目40多项、新技术50多项,同时培养了更多的“后浪力量”。

  湖南援疆前方指挥部成员、吐鲁番市卫健委副主任蒋然子介绍,借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等医院的顶级力量,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普外科、中医科等5个“以院包科”的科室发展迅速,胸痛、卒中、创伤、危重新生儿救治、危重孕产妇、呼吸与危重症等6个中心日趋完善,急诊急救、微创介入、整合医学三大平台逐渐成型,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症患者救治能力不断提升。

  如何让吐鲁番人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医疗队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也丝毫不曾放慢步伐。3月24日,记者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221团职工医院。

  虽为一甲医疗机构,但“微组团”也有大能量。2020年5月起,湖南投入援疆资金200万元对医院提质改造,3名来自益阳的援疆医生驻扎于此。如今,“小医院”换新颜:病床增至40张,去年门诊量达12000人次。何学文医生带领团队还填补了该院的中医诊疗空白,和徒弟臧波一起开启了“师父看诊徒弟理疗”模式,一所标准化国医馆今年也将亮相。  

  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疑难危重不出市”,正是湖南医疗援疆工作的愿景。“拓展组团式支援医院辐射作用、推动医疗人员组团式做法向基层延伸,已成了下一步医疗援疆工作的重点。”蒋然子对未来信心满满。

  同为一家“亲加亲”,文化沁润“边疆地”

  鄯善县的乔克塔木村,维吾尔语意为“高墙、高高的塔尖”。可这里,46户人家互嵌式居住于此,心间从不见“高墙”。

  3月23日午后,82岁的孙继英正和邻居伊买尔·艾力一家晒太阳,这是两家人每天的习惯,他们语言没有障碍,满是笑语盈盈。

  “互助互爱之风”吹进田间地头百姓心,是湖南第九批援疆干部深入打造“湘吐一家亲”的目标。

  吐鲁番高昌区布拉克村、西门村,鄯善县乔克塔木村、托克逊县克尔碱村、221团三连等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连)分别与湘潭韶山村、湘西十八洞村、衡阳明翰村、郴州沙洲村、益阳清溪村等村结对……“相隔天涯不见君,结对互助心连心”,两地村民于帮扶中见真情。

  援疆干部与吐鲁番市各族群众结对认亲户数125户,热心解决结亲对象子女教育、老人就医、青年人就业等“急难愁盼”的问题。以“我之能力”,解“你之所急”,当地居民对“与子同袍”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免费为吐鲁番安装4套5G智慧电台软件包,新建托克逊县融媒体中心及电视发射塔;原创湖南援疆、红石榴两个品牌Logo,让每个工程都“说话”,让每面墙都“育人”;建立湖南援疆微信公众号,搭建湘吐两地学习交流平台;“送培到村”“网络课堂”和定制普通话学习手机APP等,提升吐鲁番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率……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把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庆祝建党百年专题展览引进来,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流动课堂,同时,加强湘吐两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培训交流。”展望未来,湖南援疆前方指挥部新闻宣传和文化旅游援疆组组长、吐鲁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谢青亦如“数石榴籽”般,一一道来。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鄯善县乔克塔木村一村民家的墙上,用维语、汉语共同书写的这句话,令人难以忘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