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9日讯(记者 龙文泱)3月25日至26日,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常德召开。会议明确,今年我省要高质量推动非遗振兴,以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为龙头,培育具有湖湘特色的传统工艺知名品牌。
“十三五”时期,我省非遗保护传承和创造创新工作成效显著。“二十四节气”(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名录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文旅部验收,设立了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扶贫”形成湖南模式,以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为抓手,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7.2万人在家门口就业,助力6.8万人脱贫,获得文旅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让妈妈回家”计划被评为全国优秀非遗扶贫品牌行动。
今年,湖南将在高质量推动非遗振兴上继续发力,以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为龙头,扶贫就业工坊为主阵地,列入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项目和乡村地区为重点,培育具有湖湘特色的传统工艺知名品牌;编制“十四五”非遗保护传承规划,制定出台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持续加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抓好非遗进景区示范点建设;着重建设好书场茶舍等基层曲艺传承阵地;完成对13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数字化记录工程;办好“红色经典·非遗传承”全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非遗主题活动、“非遗过大年”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