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深度·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3月29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撑起“心的晴天、爱的桥梁”
——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长沙市第一中学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通讯员 摄

  长沙市岳麓区实验小学学生课间与羊驼互动。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余蓉 周倜

  青少年是承载着社会和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之一。

  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如何,又如何为青少年撑起“心的晴天、爱的桥梁”?记者近日进行了多方采访。

  1“心魔”来袭、压力升级,顶层设计让“阳光普照”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这首快乐的童谣,如今成了不少孩子心里的“渴望”。

  据官方调研,近年来,我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至少20%左右中小学生需要心理健康辅导或干预。学业压力、人际交往、情感困惑成了孩子们心里最难以对付的三大“敌人”;羞于开口、无处诉说、不被理解,青少年心里“隐秘角落”越来越多……

  如何全方位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去年6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系统勾画了我省针对莘莘学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蓝图:

  年生均10元单列专项经费,由省市县级财政共同分担;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确保所有中小学班级每两周1课时,高校面向新生开设公共必修课;

  到2022年,原则上按师生比不低于1:1000为所有城区中小学和乡镇中心学校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建立轮训制度,以五年为一周期开展全员培训;

  到2022年,在校学生1000人左右的中小学校和所有乡镇中心学校全面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每周开放不少于5小时;对小规模学校,布局建设区域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有了资金、课程、队伍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覆盖所有学生,学生心里那些被隐藏起来的问题才有可能更多地‘被看见和察觉’。”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说。

  2 花式课堂、游戏天地,满足心理健康“刚需”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起着关键性作用。

  记者走访发现,以长沙市为例,不少学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时量的保证已初具雏形。但如何让课时不流于形式?一些“走在前列”的案例,值得借鉴。

  早在1992年,长沙市第一中学就开设了心理课,经过近30年的实践,心理课早已走出自身小天地,发展成为全员参与、全程贯通、全面开展的大课程。

  该校学生工作处主任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彭健介绍,学校贴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适应新环境》《认识你自己》《人生目标》等一系列教学内容,将知识学习、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感悟分享等多种形式结合,课堂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

  此外,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能融入全校各方面教学,“学科间渗透”也是重要一环:《星星之火》《平凡之路》等音乐与戏剧表演课程,让孩子以美怡情养心;每年心理月开展的大型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将体育与心育相结合;语文5分钟课前演讲、政治小论文写作、地理“自由行旅游攻略”等活动,搭建学生、师生间交流平台……

  在岳麓区实验小学,于2017年实行的沙盘游戏是最有特色的心理教学方式。它既是学生最爱的“过家家”,也是该校心理发展中心副主任、心理专职教师肖思明走入孩子内心“秘密花园”的钥匙。

  肖思明一直记得,有一个长得像洋娃娃般的小女生,大眼睛忽闪忽闪水灵灵,可常常沉默寡言。

  在肖思明的鼓励下,小女生用沙盘拼成了一幅奇怪的画面——一所学校边上,有个小婴儿在荡秋千,四周有老虎和小兔子,小兔子正在驾着一辆马车,旁边停着的一门大炮也十分“突兀”……

  肖思明看见了小女生心中隐藏的恐惧:婴儿边上的大炮让婴儿很害怕被击中;小兔子驾着马车要赶快回家……

  原来,小女生的同桌时常在老师看不见的时候用笔戳自己,久而久之,这成了她在学校里最恐惧的事情。得到答案的肖思明当即与小女生所在班级班主任联系,经协调后,小男孩受到了批评教育,“洋娃娃”也迎来了一个新同桌。

  3 专业教师、全员参与,打开学生的“心门”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需要专业的教师队伍。

  记者采访了解到,全省各类学校的专职心理教师配备不均衡,很多学校还没有专职心理教师,且具有心理学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更是少之又少。更让人忧心的是,我省高校尚无心理健康教育专门人才的学历专业,部分高校虽开设了心理教育专业,但偏重于基础理论研究,缺乏方式方法的培养。

  “建设一支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需要我们依靠针对性很强的培训来保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说。

  《意见》对于师资团队的打造作出明确规划,不仅要配齐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更要在校园内推进全员育人,落实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职责。

  记者发现,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牵头,带动“自上而下全员参与”,是目前一些“先进示范校”探索的有效做法。

  充分发挥二级学院成长辅导室工作平台的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是长沙理工大学的特色。学校自2009年开始创造性地在各二级学院搭建以辅导员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平台——成长辅导室,目前已实现21个二级学院全覆盖。“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走得最近的人,只有广泛发动他们的力量,才能更主动去发现有需求的学生。”长沙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龚勋说。

  在湖南工商大学,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主要由5部分组成,即需要全方位多角度接受专业学习的“心育专干培训”;主攻成长辅导和危机干预的“辅导员全员培训”;针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的每年9次的“学生朋辈互助员培训”;面向校园保安、保洁等人员的“基层队伍培训”;下沉至所有二级学院的“教职工培训”。

  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戴吉自2016年起,主持了教育部项目“声声入耳 句句入心——辅导员谈话技能训练营”,紧扣成长辅导和危机应对两个辅导员工作重心,将心理咨询技术应用于日常谈话,目前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共巡讲了80多场。

  “将来,我们希望更多有临床经验的心理医生也能加入到培训队伍中。他们的宝贵经验,能帮助更多专兼职心理教师,掌握跟学生沟通的技巧,掌握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钥匙’。”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表示。

  4 技术支撑、多方联动,携手织牢“保护网”

  如何甄别辄需心理辅导的学生,尽快为他们提供帮助,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亟需解决的难题。

  在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一套由湖南省教科院、长沙市教科院指导,与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开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系统充当了重要角色。

  具体说来,每年学校都会有一次心理普查。将数据录入平台,由平台识别出预警学生,再经专业心理老师进一步访谈确认。一旦确认后再根据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流程进行干预和转介,所有过程都会记录在平台上。

  自2018年投入使用以来,平台共采集了6000余名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经平台预警与学校及时干预,无一起危机事件发生。目前该平台已在长沙市内20余所中小学内推广,为更多学校的心理教育注入了科技感与智慧感。

  不是所有“不开心”的孩子都能在课堂内、校园咨询室里“被治愈”。抑郁、躁郁、双向情感障碍……典型的临床心理疾病患者,必须被转介至专门性医疗机构。

  按照《意见》要求,到2022年,我省要实现所有学校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学生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

  常年参与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唐秋萍教授这两年接手了不少通过“绿色通道”转介来的学生。在她看来,目前的“绿色通道”主要是“临时加号”,以避免门诊患者与转接学生在做检测、看诊等流程的时间冲突。但医生也有繁重的门诊、科研任务。“未来,还是要更多的医疗机构参与进来,基层医院的接诊力、诊断实力也要逐步跟上。”她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只靠学校一方来做工作,还远远不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说,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各方携手,这样才能使孩子们的心灵拨云见日,拥抱蓝天白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