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风,绿满江南,生机勃发。
在“十四五”的第一个春天,湖南国资国企奋斗者的最美画面在三湘大地铺展开来。
华菱集团在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利税总额超15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前两个月,集团主要产品铁、钢、材产量全面刷新历史纪录,成功实现“开门红”。
湖南建工集团在“十三五”高歌猛进的大好形势下,“十四五”开局不同凡响,深化改革添活力,市场开拓传捷报,海内外市场同时发力,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格局日益成熟。3月21日,湖南建工集团与孟加拉国拉杰沙希专区给排水局正式签署地表水处理厂项目商务合同,项目EPC合同金额达3.25亿美元。
兴湘集团主动服务国资国企改革,经济效益持续改善;3月15日,哈电集团与兴湘集团在长沙正式签约,哈电集团将对湘电风能进行重组,并把风电装备制造总部、研发总部、销售总部设在湖南。这是兴湘集团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作用,通过引进哈电集团的先进技术、专业团队和管理模式等优质资源,盘活湘电风能资产,做强做优做大湘电风能,助推我省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
湘科集团三大产业去年全部盈利,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今年集团各项工作来势喜人,湖南兵器、新天地保安混改有序推进,南岭民爆产销两旺。
湖南高速集团以深化改革加快转型,以对标一流提升管理,以优质服务树立品牌,以项目攻坚彰显担当,以产业增效强化动能,以数字转型赋能发展,统筹抓好改革发展与项目建设。
湖南省国资集团高举国企改革大旗,发挥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作用,在归集整理盘活存量资产、服务省属国企改革、国有股权管理及运营等领域主动担当作为,朝着建设成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一流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稳步迈进。
湖南黄金集团全面启动集团国企改革重点任务,向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发起攻坚战,确定今年要完成三年改革总任务量的80%以上。
湖南交水建集团全力拓展新兴业务,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集团旗下的湖南路桥相继中标湖北荆州观音寺长江特大桥、望城香炉洲湘江特大桥、暮坪湘江特大桥等大项目。
……
争当主力军,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贡献湖南国企力量
一年之计在于春,国企改革在路上。
2月18日,是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姚来英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进一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2021年国企改革攻坚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是国企改革攻坚年,要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大力发扬“三牛精神”,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努力开好局起好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充分彰显国资国企担当。
会议强调,要重点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证券化和并购重组等工作,引进有技术和产品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引进好的体制机制、引进资金资本,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企业控制力、影响力;在企业内部改革上,要重点抓好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骨干员工持股等工作,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动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充分激发改革的主观能动性,以坐不住、等不起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抓好各项改革工作的落实落地。
新时代,新格局,新发展。湖南国资国企紧紧围绕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主战场,争当主力军,展现新作为,着力优化国资布局、深化国企改革,全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国企力量。
湖南建工集团、湖南建筑设计院、湖南交水建集团、湘电动力、新天地保安公司5户“双百行动”企业,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主动作为、综合施策,在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系列进展,积累了经验成效。
华菱集团、中联重科、湖南建工集团等企业以对标一流企业为出发点和切入点,以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为主线,聚焦管理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显著提升。
2020年,千亿建工经历了“疫情大考”,走出了喜人的上扬曲线。湖南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典维介绍,“集团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在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发力攻坚,通过深化改革,让企业机制活起来,让布局结构优起来,让发展动力强起来。”
“十三五”期间,湖南国企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深化改革创新,走上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截至2020年底,全省地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3.5万亿元,净资产1.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154.5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利润279.3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省属监管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收入快速增长、效益大幅增加,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52亿元,同比增长13%,增幅全国排名第7位;实现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23.8%,增幅全国排名第4位、中部排名第1位。在省属监管企业中,资产规模过百亿的有17户,其中湖南高速集团、华菱集团过1000亿元;营业收入过百亿的有10户,其中华菱集团2020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500亿元、湖南建工集团超1000亿元。
我省国企改革不断取得突破,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文件,包括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证券化、两类公司改革试点等子方案。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不断优化,国资国企改革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了省建筑设计院混改,实现监管企业集团层面混改破冰;湖南高新创投、湖南省国资集团分别组建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公司,实现两类公司改革试点突破;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厂办大集体改革、“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扫尾等改革基本完成。
持续深化改革,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
“从2016年亏损近1亿元到2020年盈利1.28亿元,我们的经验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湖南省国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新保介绍,作为我省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成果,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坚守“国有资产整合者、国企改革推动者、国有资本经营者”的功能定位,不断将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在内部积极推动人事、劳动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的市场化机制,公司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改革任务取得重大成效,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2020年12月25日,全新的湖南省国资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我省第二家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集团的使命就是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国资国企改革服务、国有股权管理与运营的功能作用,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
华菱集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效率和效益,企业营收利润“十三五”期间持续增长,2020年高效品种钢销量超1000万吨,占比提高到50%,比普通钢材多创效20亿元。
据介绍,2021年,华菱集团将继续当好湖南国企改革领头羊、实体经济排头兵,聚焦主业,对标世界一流,推进钢铁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构建高效精益生产体系,实现系统提质增效,构建高水平销研产一体化攻关体系,力争全年高效品种创效30亿元以上,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业务场景应用等新技术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可持续发展赋能,成为钢铁行业引领者、奋力进入世界500强。
“国企改革走到今天,逐渐进入‘深水区’,需要更大的勇气与智慧才能取得新突破。”省国资委主任丛培模介绍,“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谋篇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国企改革,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构建起全省国企改革“1+23”政策体系;湖南建工集团、新天地保安公司等5户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试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省建筑设计院、湘电动力等企业的混改及员工持股试点工作已经完成;三项制度改革逐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力不断发挥,全省国有企业通过持续深化改革,不断破除束缚体制机制障碍,正在释放出独立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发展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2020年省国资委制定了《湖南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书和路线图。同时配套出台了《湖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为企业规范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操作指南。湖南国企混改有了“施工图”,有力推动了我省国企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
省国资委对适宜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即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截至目前,先后完成湘电动力、华菱线缆、湘投云储、现代收易、湘诚物业、百舸水利公司等企业的混改及员工持股试点工作。
2020年1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湖南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全省2020至2022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标志着我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提速、深入实施。
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为实现资源整合、主业归集、布局优化,3月16日,湖南省国资委将新物产集团、国立投资、包装集团3户企业无偿划转至省国资集团,希望进一步做大省国资集团资产规模,更好发挥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公司的作用;而省国资集团对接收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和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此次划转有利于解决3户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企业改革发展。
湖南省国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新保表示,集团将坚决服从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国资国企改革大局,严格按照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相关规定,依法依规依程序,主动担当作为,全力做好股权划转接收工作,稳妥解决3户企业在国企改革改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等历史遗留问题,多渠道、多方式做好3户企业的产权、资产以及经营管理,挖深挖透资产资源潜能,找准发展定位,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推进资源整合、减少同质化竞争,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必选项”。“十三五”期间,我省先后完成了湖南交水建集团、湘科集团、现代农业集团、湘水集团等企业的重组整合。
2016年9月,由湖南路桥、省交通设计院等10家企业联合组建的湖南交水建集团,按照“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位”,不断深化内部资源整合。
“从原来的单打独斗,到现在集团协同作战、优势互补,产生了‘十指成拳’的集成效应,形成省内独有、全国领先的全产业链优势地位。”湖南交水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方联民说,通过重组整合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影响力、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十三五”期间,集团共承接业务1631.78亿元、实现营收1034.43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8.56%、13.42%。
1月15日,重组整合才一年多的湘科集团公布其2020年“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利润4.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和161.6%。
由湖南兵器集团与新天地集团重组而成的湘科集团2019年挂牌,重点发展军工、民爆、安保三大产业。
“成立以来,集团通过产业融合与互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聚焦主业谋发展,实现了1+1>2的目标。”湘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金银国介绍,如今集团三大产业同时发力,营收利润稳步增长。
通过重组整合,我省不断促进国有资本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国有企业聚指成拳重塑竞争优势,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全省产业规划,国有资本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省国资委主任丛培模介绍,“进”,就是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退”,就是坚决退出“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和企业。
一进一退,国有资本的战略牵引作用日益显现,我省国有资本布局不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传统优势产业等领域集中,国有资本的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顶梁柱”作用日益增强。
到2020年底,省属监管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资产占比约20.2%,省属企业共有23个项目入选“5个100”工程。在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中,省属监管企业布局了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人工智能及传感器、工程机械等16个产业链。
根据《湖南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我省将通过抓好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同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省国资委负责人表示,要通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信 松 运 宏 王 亮 小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