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3月1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子“较劲”种粮忙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刘志军 邹乔夫

  3月11日清晨,祁阳市羊角塘镇政协联工委主任易善清,接到该镇堰安村63岁的种粮大户刘明放的电话,请他到家里来,有“好事”要当面报告。

  易善清与记者来到刘明放家,他指着桌上的水田租赁合同,笑容灿烂地说:“我今年又流转了50亩水田,种粮面积350亩,比我儿子种粮面积多吧。”

  话音刚落,易善清的手机响起,是刘明放的儿子刘志勇打来电话,说他今年已落实400亩种粮面积。

  刘明放得知消息后,满脸失落。

  在去刘志勇家途中,易善清悄悄告诉记者,刘明放、刘志勇父子种粮较劲多年。

  刘明放是当地的种田能手。2013年,他见村民纷纷外出务工,不少田土抛荒,便算了一笔账,觉得种田少效益少,种得多效益好。

  于是,刘明放流转近百亩水田,他按以往的“套路”,自己催芽、育秧、人工犁田……一年下来,除去人工开支等,基本没赚到钱。

  这年底,在广东省佛山市务工的刘志勇,返乡过年时听说了父亲的事,笑道: “您老种田那套落伍了。”刘志勇1981年出生,19岁起外出务工。

  刘明放很生气,当即回怼:“你行,就试试!”

  刘志勇关门细算两天,认为规模种田有出路,他决定“接招”。

  2014年初,刘志勇拿出务工的积蓄,流转100多亩水田,购回一台犁田机,风风火火干起来。

  然而,刘志勇种田没经验,有的田施肥过多,有些田却“吃不到营养”,加之杀虫时机掌握不好等,当年亏了5万多元。

  刘志勇不服气,第二年继续干,又亏。这两年,刘明放还是人工种田,但精心管理,有了一些收益,刘志勇“完败”。

  这时,刘志勇遇到本镇种粮大户邓根智。邓根智比他小1岁,种粮5000多亩。刘志勇虚心请教,种粮开始盈利。2016年,刘志勇种粮200亩。2018年起,他每年种粮300亩,发展双季稻、油菜轮作,每亩纯收入700余元。

  这下,刘明放急了,他明里暗里打听儿子种田的诀窍,终于意识到自己“老一套”得改了。

  刘明放听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等地水稻抛秧栽培效果好,立即实地考察。

  2016年,刘明放在镇农技站技术员的帮助下,实施水稻抛秧栽培。后来,他还购回收割机,成本进一步降低,产量、收入却更高。去年,刘明放流转300亩水田,全部种植双季稻,尽管晚稻受到寒露风影响,但仍有8万多元的纯收入。

  今年,刘明放暗暗努力,以为可以打个“翻身仗”,没想到又“落后”了。

  还让刘明放没想到的是,刘志勇与“师傅”邓根智商量,决定今年全程购买邓根智的农机服务,进一步降低风险和开支。

  听到这,刘明放涨红了脸,不服气地说:“秋收后,咱们看谁的效益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