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赵志高
通讯员 吴祥淼 郑湘
2月28日,春光明媚,解放军驻湘某部走进通道转兵纪念馆,开展“学党史 守初心 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在纪念馆内,有一担竹篾编织的皮箩,静静地摆在展柜里,吸引了战士们的目光。皮箩外表像上了漆一样,油光发亮,箩角有点破损。
通道转兵纪念馆宣教部长粟秋梅说,这担皮箩是有故事的,它出自一位红军战士之手,见证了一段军爱民、民拥军的深厚情谊。
1934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有个傍晚,通道万佛山镇流源村,寒风刮个不停,还夹杂着毛毛细雨。11岁的杨昌彬和父亲正在家中做饭,突然看见门外有一个头戴五角星军帽、衣服破烂、拄着拐杖的年轻人。
“老乡,能不能讨碗饭吃?”这位年轻人站在门口有气无力地说。
“不用讨,家里还有饭,快进屋里来。”杨昌彬和父亲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位红军战士,便立即扶他进了家门。
进门后,父子俩才发现他伤势严重,左小腿被子弹打穿,伤口流脓生蛆。原来,他是在湘江战役中受伤的红军战士,叫邱显达,22岁,江西瑞金人。
吃晚饭的时候,杨昌彬的父亲心想:前不久,红军大部队经过村子时,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常常为群众挑水、劈柴,这是一个值得老百姓信赖的队伍,现在红军战士遇到了困难,作为老乡,一定要帮一帮。于是,他决定偷偷收留这位重伤掉队的红军战士,并想为他治伤。
“老乡,留下会给你们添麻烦的。”当时,邱显达吃完饭后,执意要走。
“不怕,等你养好伤再走。”杨昌彬父子再三劝留邱显达,并拿来干净衣服给他换洗。
看到老乡很有诚意,邱显达才决定留下来。他想:“伤稍微好点就走,尽量少给老乡添麻烦。”
因为怕被国民党官兵发现,也找不到医生,杨昌彬的父母只好偷偷上山给邱显达采草药治伤,杨昌彬则留在家里照顾邱显达,为其清洗伤口、敷药。
有一次,杨昌彬的父亲上山采药,一不小心滚下山坡,造成左手骨折。但第二天他仍然忍着疼痛,继续上山采药。
在养伤的日子里,邱显达和杨昌彬以“阿哥”“阿弟”相称。“阿哥”邱显达经常给小他一半的“阿弟”杨昌彬讲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讲共产党带领穷人闹革命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邱显达溃烂的伤口渐渐愈合了。两个月后的一天,他突然问:“阿弟,你们这里有竹子吗?”杨昌彬回答:“有。”
邱显达接着说:“阿弟,救命之恩没有什么可以报答,我原来是一个篾匠,就打一担皮箩送给你们,用来装东西,也做个念想吧。”
“阿哥,你别走,留下来吧。”杨昌彬万般不舍地说。
邱显达却说:“阿弟,阿哥也舍不得你,但阿哥是一名红军战士,现在伤好了,必须去追赶部队。”
无奈之下,杨昌彬只好遵从阿哥的意思,带着他从山上砍来竹子,并守着邱显达夜以继日地编织皮箩。几天后,一担皮箩就编好了。
临走前,在村口的大树下,邱显达给杨昌彬一家连磕了三个头,哽咽着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看你们!”说完,便含泪离开了。
杨昌彬望着邱显达远去的背影,泣不成声,大声喊道:“阿哥,你一定要回来。”
哪曾想,邱显达离开通道后,再无消息,但杨昌彬一直珍藏着这担皮箩。曾经,有文物贩子来到他家,要收购这担皮箩,他坚决不卖。
2010年2月,通道转兵纪念馆征集文物,杨昌彬主动将这担皮箩和邱显达盖过的被子捐赠给纪念馆,成了红军与百姓深情的见证。他说:“留住皮箩,就留住了红军精神,留住了侗乡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和对共产党的拥护。”
“老人对红军、对邱显达阿哥的情感,已经深入骨髓。”粟秋梅说,杨昌彬2019年才离世。2017年下半年,杨昌彬突然想看看皮箩,纪念馆专门派人把皮箩送到他家,满足了老人的心愿。
如今,流源村成了一个红色故事浓郁的美丽乡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一担皮箩”的故事,也被当地百姓编成歌曲:“门前青山坡连坡,我送红军出山窝。阿哥教我闹革命,似海恩情记几多。阿哥负伤伤脚上,伤痛痛在我心窝……收下这担小皮箩,看见皮箩就想起我的哥。”
【记者手记】
军爱民 民拥军
姚学文 赵志高
一担红军战士亲手编织的皮箩,或许并不贵重,但见证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与百姓“军爱民、民拥军”的深情厚谊。
在风雨如磐的日子里,杨昌彬一家敢于冒险收留受伤的红军战士,并给他采药、治病,因为老百姓通过自己所见、所闻,感觉到红军是自己的队伍。病好后,红军战士心里想的是要如何回报老乡。红军心里装着老乡,老乡自然也善待红军。这段故事,至今听起来还是令人十分感动。
回顾百年历程,我们党为什么能从弱小变得强大,从偏居一隅到领导全国?关键是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因而自始至终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新时代,新梦想,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军民鱼水情的优良传统,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