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禹
湘西的老乡们如今过得怎么样?翻开卢一萍的《扶贫志》,我们会找到答案。在这部三十余万字的报告文学作品中,作家用“志”的特殊文体,从十八洞村辐射开来,用详实的细节和感人的笔触忠实记录下湘西大地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与可歌可泣的史诗性变革。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与老百姓座谈时,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等系列重要指示,十八洞村也因此成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而受到世界瞩目。《扶贫志》正是以此为开端。
《前引》中首先讲述了排碧乡十八洞村梨子寨乡亲们曾经的生活境况,揭示了梨子寨、十八洞村人乃至湘西大地无数相似的人们长久以来的宿命。
随着一批探路者、先行者的进入,精准扶贫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展开。第一篇中《首倡地的探索者们》和《先遣队》两章,讲述了昔日贫困村如何蝶变成经得住考验的精准扶贫标杆。思想扶贫,土地经营权抵押,群众制定贫困户识别标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穷人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等成功经验和思路创新,让精准扶贫故事的讲述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和思想层面。
随后几章中,作者将村干部、扶贫工作者、村民、新乡贤几类人分门别类加以叙述,将第三人称客观叙事与第一人称主观讲述编织在一起,既有口述史,也有旁白。如此设计,可以看出这部作品所具有的鲜明文体色彩——对“志”文体的借鉴与创新。
何为“志”?《中国文体学辞典》的解释是:“以某个专题为范围,系统地记叙和说明其历史和现状的一种文体……”“志”,真实性是第一位的,这同时也是报告文学生命所在。《扶贫志》不是单纯从现实经验中提炼创作素材并加以条理化,它需要同时确保细节真实与整体真实,事实真实与情感真实。
在细节真实方面,作者先后深入40多个村寨,寻访90多人,积累了5700分钟采访录音和200多万字的笔记素材,这些海量的一手资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创作的细节真实。卢一萍从中选取了20多个亲历者的故事,大量篇幅以受访者口述史的形式呈现,保留了方言土语和人物的微妙心理感受。
在确保作品整体真实上,颇见作者的匠心。《扶贫志》既有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也有首倡地生动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在人物选择上,围绕精准扶贫这一核心,形形色色的人物轮番登场,相互补充。在他们共同努力下,村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开展,麻兴刚、石泽林、王少甫等“新乡贤”的加入更让乡村充满了活力与希望。借由这样的人物设置,作者从共时性角度确保了“扶贫志”书写的全面性,让扶贫有了立体感、层次感、系统性。在历史性上,《扶贫志》写出了扶贫工作和脱贫行动的历史和现状,甚至未来。
在写作中,卢一萍没有片面追求故事的趣味性、可读性,而是注重事实的逻辑联系和因果关系,力求最大程度的事实真实。《扶贫志》中,举凡政策、编制、规划、数据等信息,都严谨准确,具有较强的社会科学色彩。
卢一萍在创作《扶贫志》时也唤起了自己的感情。在《后记》中,他有一段夫子自道:“这么多年之后,我发现自己魂牵梦绕的还是故乡。”当兵让他离开了农村老家,而在外颠簸半生后,他发现自己内心里依然是个农民,对农村、故乡有割舍不断的情感。
《扶贫志》既有鲜明的文体特色,也内嵌了作家对真实性、文学性的价值追求,它通过一个个精准扶贫个案,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汔可小康”的憧憬如何变为现实的过程娓娓道来,留下了一份为无数奋斗者和乡亲们存证的时代报告。
(《扶贫志》 卢一萍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