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 睿 贺凌云 肖 燕
春回大地,伟人故里韶山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田间地头,金灿灿的油菜花喷薄怒放,与山丘上成片苍翠的山林、乡道旁整洁雅致的农院交相辉映。
冬去春来,红色旅游景区的人气也如这节节攀升的气温日渐回暖,文旅产业也从“冬眠”中苏醒,拥抱这最美好的季节……
铆足“牛”劲开好局,凝心聚力向前“犇”。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12万韶山人民秉承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正以“时不我待,迅疾而行”的姿态,努力谱写红色韶山的华彩篇章。
【管党治党通“末梢” 基层堡垒战力强】
3月3日,湖南开展新任村(社区)“两委”成员第一次集中培训,韶山市新一届村(社区)干部线上线下互动,共上“新春第一课”。
“作为新一届村干部,将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团结全村党员群众,凝聚发展合力,肩负起组织和人民赋予的责任,接过‘接力棒’,吹响‘冲锋号’,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全村人民奋力拼搏,不断前行,全力推动村级发展再上新台阶,以实干实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韶山市清溪镇梅湖村新任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刘金芝说。
2020年12月27日,韶山市杨林乡杨林村“两委”换届结束,标志着韶山率先在湘潭市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本轮换届共选举产生226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一肩挑比例100%。此次换届选拔出来的班子成员队伍年龄、学历、性别结构等方面明显优化,实现了“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换出好风气”的目标。
管党治党,重在基层。紧盯基层党组织这一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韶山以“五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上台阶、提水平。
通过“五化”建设,五星党支部占比达到三分之一。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用红色故事讲党课”系列活动,开发红色教育精品课程15堂,建立75人的红培专题师资库,提质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李家祠堂等一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点),组织党员开展“三重温”教育,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围绕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韶山市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这一重要阵地,用好线上线下两个平台,聚合村党组织书记、专职便民服务员、网格员三方力量,全域完成政务外网和市、乡、村三级智慧党建终端站点建设,实现党务、政务、村务、商务、公共文化和社会服务功能集聚,率先实现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
春节期间,韶山开展“就地过年、温情陪伴”暖心行动,组织就地过年的志愿者与独居老人结对过年,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点赞。而这仅仅是韶山市新年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心空巢老人、送福到家、爱国卫生大扫除等780多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党建+文明实践”“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文明实践阵地”“党员干部+新乡贤+农村能人+爱心人士+普通村民”……整合、汇合、融合,走出韶山文明实践坚实步伐。“理论宣讲、法治宣传、便民惠民、科技科普、文化卫生、文明倡树”六个类别212支志愿服务队,1.89万注册志愿者,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跟到哪里。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推进移风易俗,“讲、评、化、帮、乐”,奏响文明实践“大合唱”。“互联网+”新模式,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中心“供单”、百姓“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一键完成,实现了文明实践“私人定制”。“6+1党日活动”“屋场会”“一村一法律顾问”“月秀越开心”“童享未来”……一场场惠民活动,一颗颗火热爱心,一个个闪亮品牌,接地气、润民心,让韶山因实践而升华,因文明而温暖。
韶山市还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全省社会治理创新现代化试点工作为抓手,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作为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突破口,全面修订完善“两约”,将参与平安建设、垃圾分类、移风易俗等纳入其中,逐项明确奖惩,村规民约修订完善率、群众知晓率均达100%;健全“五会一队”工作机制,推出“红黑榜”“监督团”“负面清单”等措施,构建起“党组织+自治组织”“党组织+群众”“党员+群众”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提升了广大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意识;基层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形成了韶山村“红色基因强堡垒”、银田村“1410”村级治理模式、火车站社区“居民点单、社区党组织下单、驻社区单位党组织接单”等一批特色经验。
【创新引领赢发展 产业经济筑高地】
新绿破土春来早,天时人事日相催。牛年初启,今年“迈出第一步,项目论英雄”项目竞赛活动正式开启,第一季度10个重点项目纷纷动工,吹响了韶山人“只争朝夕、拼搏实干”的冲锋号。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走进各个项目建设工地,起重机轰鸣声此起彼伏,运输车穿梭往来,机器的轰鸣声和工友们鼓劲的号角声汇集成一首热闹的施工交响曲,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这片红色土地上产业发展激情高昂的强劲脉搏。
自去年3月起,韶山市各级各部门就开展了以“奋战一百天 实现双过半”为主题的百日竞赛活动,全力以赴推动招商落地、征地拆迁和在建项目推进,为“六稳”“六保”提供了强大支撑,为经济运行逐月回暖、总体转正提供了强劲动力。
韶山产业项目的崛起并不是偶然。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韶山的先天禀赋决定了这片土地与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绝缘。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 韶山在发展路上加速“赶”,在发展质量上提速“转”,实现经济稳步发展。
以韶山高新区为主阵地,着力打造“一主一特一新”,突出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4%以上,拥有省级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和产学研基地等创新平台20余个,与国内著名院士专家合作成立“高新智库”。万全裕湘不饱和脂肪酸、鼎熠新材碳化硅防弹片等9大创新成果成功转化。创新要素资源的集聚融通,形成了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三大产业集群。
产业经济“跑得快”,与韶山市大刀阔斧优化营商环境密不可分。这一点在韶山高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
近年来,该园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思维,聚焦在打通堵点、解决难点和消除痛点上下功夫、出真招。2020年共有实施类重点项目32个,前期类项目1个,湘潭市重点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100%、163%。
园区在项目推行园区事、园区办、园区结“闭环审批服务”成效明显,共为入园项目办理各类手续200余项。一般性手续即受即办结,立项、环评等办证审批从半个月缩减至一天半,做到了企业投资有多快,手续审批就有多快。联合建设银行、农商银行成立“互助贷”等融资平台,用“真金白银”支持项目建设,协助远东钢模、毛家食品、汇弘实业等在建项目、技改项目融资5600余万元。此外,该园区还推行“领导联点”服务,实行项目建设领导定点对接、统筹推进、实时调度、全程参与工作机制,按下项目建设的“加速键”。三一(韶山)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超额完成任务,三个月内完成厂房基础设施建设并试生产,六个月六条生产线全部建成并正式投产,创造了三一集团最快基建、最快投产等多项纪录。
【 红色旅游兴热潮 “红色基因”代代传 】
去年初,疫情来袭,韶山文旅产业按下“暂缓键”,但精明肯干的韶山人,却并没有“等、靠、要”,而是尽可能利用资源“苦修内功”。
韶山市出台《关于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若干政策意见》,从支持旅游市场营销推广、开展旅游业务免费培训、优化景区景点环境以及切实落实税收减免政策等方面,帮助文旅企业和旅游业从业人员渡过难关,韶山文旅逐步“回暖”。
2020年7月,湘潭首届红色文化产业博览会在韶山举行。24个城市、137家企业、800类产品;VR全景、5G科技、智慧旅游;直播带货、文创产品销售、项目签约……此次盛会,全面展示各地红色文化新业态、新产品以及新线路,让游客全方位了解各地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也为韶山文旅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2020年12月25日,神舟十号返回舱在韶山举行交接仪式,航天精神与红色基因交相辉映。深耕红色文化铸魂固本,是历史赋予韶山的责任与担当。
韶山充分利用20多个现场教学点的直观感化作用,全力推进红色教育培训发展。打造《向毛泽东学人格魅力》《先烈英魂犹在 理想信念不灭》2门省级党性教育精品课、《共产党人的选择》《重温红色家书 守望为民初心》2门省级精品党课以及多门市级精品课程,编撰、拍摄《红色记忆》《永远的缅怀》等优秀教材。
为培育研学实践教育市场,韶山出台《韶山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建成了银田知行研学基地,世纪明德研学营地落户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获评全国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毛氏红烧肉获得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毛家布鞋、韶旅文创系列产品获得省旅游商品大赛金奖……韶山先后研发出精品、塑像、文化出版物等700余款文化创意产品,建成新天地等特色旅游商业街区。积极开展文艺创作,编排抗疫主题歌曲《真心无悔》,策划“演艺惠民送戏下乡”“欢乐潇湘”脱贫攻坚巡演等主题文化活动,受到游客和市民广泛好评。
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美丽乡村建设,韶山积极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无缝融合,成功举办“金色光环、闪亮韶山”百里万亩油菜花观光旅游活动,促进“新型农业+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建成湖南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3个,打造两条乡村旅游风景道自驾游线路,获评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银田村、韶山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千里沃野展新卷 乡村振兴奏强音】
2021年3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14亿中国人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韶山市韶山乡韶阳村村民委员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韶阳村村委的褒奖,更是韶山干群全力以赴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最好的证明。
韶山市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健全组织体系、强化组织推动,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制定了市、乡、村三级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形成了三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格局。出台《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深化脱贫攻坚工作大力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实施方案》《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实施方案》等,加快推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贫困群众脱贫质量得到巩固提升。抓好驻村帮扶,落实上级组织部门“建队建制”的要求,向33个村派驻工作队19支,实现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应派尽派。
千方百计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是韶山市提高脱贫质量,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首要秘诀。结合该市“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要求,韶山市建立了“村+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培育银田村产业扶贫基地、银康园药材种植基地、韶阳村茶叶基地、平里村“一亩田”产业等一批长期增收项目,引导和鼓励各乡镇、村组发展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充分带动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发展产业,与贫困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积极推广“村+合作社+农户”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全面清零,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水平大幅跃升。银田镇银田村创建的扶贫产业基地,与该村所有的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协议,2020年村级集体收入达114万元,相比2018年增长近8倍,人年均收入超过2.98万元。
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征程中,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美,村居环境也“换了人间”,“幸福”二字犹如一张张灿烂的笑容挂在了每个韶山人的脸上。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韶山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狠抓“四清四治四提升”“三治三化”等工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村容村貌不断美化、农村条件持续优化,铺就了一张山水相依、红绿相融的生态画卷。2017年成为湖南省首个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县市,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荣获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并曾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市、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等数十项荣誉,全市25%的行政村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攀升。
【奋楫扬帆“十四五” 团结奋进新征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韶山将如何“定好位、迈好步、开好局”?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建设红色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制造基地、内陆改革开放先行基地、区域生态康养首选基地、城乡融合发展幸福家园,实现经济成效更好、创新能力更强、改革开放更深、文明程度更高、生态环境更美、生活品质更优、治理效能更佳,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奋力建设现代化新韶山。”这是《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描绘的宏伟蓝图。
砥砺奋进正当时,乘势而上新征程。
推进航天博物馆、温泉生态旅游小镇等项目建设,开通韶山至井冈山红色专列,建成“数字韶山·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推进双创孵化基地、南庭商业区建设,启动智慧园区建设,推动雨韶产业园、三一(韶山)产业园投产运营,引导钰盛科技、四棱数控、骏航新材等进军航天航空和军工领域……
持续壮大银田、韶河、红旗、韶峰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快建设“一县一特”小水果示范基地,推进天鹅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
做好稳岗就业工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60后”农村邻里养老互助点建设,加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关爱保护……
春风浩荡满目新,征衣未解再跨鞍。站在“十四五”发展新阶段,韶山瞄准“十四五”规划的宏伟目标,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以崭新姿态奋力拼搏“十四五”开局之年。
2021年,韶山将聚焦推进全域精品旅游、发展红色教育培训、升级旅游服务配套突出抓红色旅游升级,擦亮文旅融合新名片;聚焦推进园区高效集约发展、加强主特产业链建设、实施企业扶持培育计划突出抓园区发展提质,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聚焦强化创新驱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突出抓改革创新赋能,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聚焦全力扩大投资、全面促进消费、高质量对外开放突出抓内外双擎增效,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聚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城镇整体品质突出抓乡村全面振兴,开创城乡统筹新局面;聚焦持续推进污染防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突出抓生态环境治理,厚植绿色经济新优势;聚焦防控新冠肺炎风险、政府性债务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突出抓重大风险防控,筑牢长治久安新堤坝;聚焦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突出抓福祉普惠共享,增添幸福美好生活新元素。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韶山人民将以“可上九天揽月”的登攀精神,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顽强意志,不负韶华、逐梦前行,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