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北京3月4日电(记者 陈昂昂 张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今天下午在北京开幕,记者获悉,李微微等部分住湘全国政协委员拟在大会上提交两件联名提案,呼吁将长江中游城市群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在乡村振兴中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
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是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引领地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对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提案指出,近年来,湘鄂赣三省深化区域合作、城市群共建,城市间合作交流密切,建成了跨省合作交流平台30多个。2020年,三省地区生产总值110916亿元,占全国的10.9%左右。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内铁路、机场、港口功能完善,布局形成了密集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武汉、长沙、南昌均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拥有东西向沪汉蓉、沪昆和南北向京广、京九等四个大通道,在全国综合交通体系中承担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拥有雄厚的产业实力,区域内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汽车航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超千亿超万亿的产业集群。集聚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区域内拥有众多“双一流”高校、国家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及各类创新载体,是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创新基地。
目前,湘鄂赣三省已达成共识,将携手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内陆开放合作新高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基地、拓展内陆市场的重要腹地、全国区域经济新布局的重要增长极,建成具有国内引领、国际影响的特大型城市群。
为此,提案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将长江中游城市群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二是将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并纳入国家“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专项规划范围。三是将湘鄂渝黔、湘鄂西革命老区纳入国家重点革命老区支持范围。
在乡村振兴中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对于贫困地区儿童而言,高质量的早期关爱与启蒙教育,可以帮助其摆脱不利条件,打破贫困代际传递。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学前教育服务供给,发展成效显著,但整体来看,学前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特别在农村薄弱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短板明显。
提案建议,强化政府主导责任,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要积极推动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以法律形式明确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明确各级政府主导责任和部门职责,明确学前教育的办园体制、投入机制、教师资质、人员配备等要求,着力破解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制度化、法治化。强化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提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中的主导责任,加快构建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提案建议,加大投入,稳步推进学前教育免费。要加大农村薄弱地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中央、省级新增教育经费应向这些地区倾斜;率先在农村薄弱地区实行免费学前教育,并逐步扩大免费学前教育范围;将农村薄弱地区在园幼儿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中央财政给予营养改善补助。
提案建议,送教入村,补齐农村薄弱地区“最短板”。对学前教育服务尚未覆盖、生源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村薄弱地区,按照保基本、重实效、促公平的原则,一个行政村布局一所幼儿园,加快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校舍方面,可考虑村集体闲置房屋(如村部)或闲置校舍等,加以改造利用。师资方面,由县政府统一组织招聘志愿者,结合当地收入标准发放补助,或在村委会增设“幼儿教育专干”。保育方面,提供中餐、午休的山村幼儿园,可由幼儿家长轮流值日负责。
针对师资问题,提案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对照国家学前教育师资编制标准,逐步增加农村薄弱地区公办园学前教育教师编制。在教师职称评聘等方面适度向农村薄弱地区倾斜,进一步提高农村薄弱地区幼儿教师待遇,健全公办园幼儿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同时,强化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幼儿教师,并设置具有乡村特色的幼儿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