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罗徽
2月22日,记者追寻先烈的足迹,来到湘赣边界的汝城县,探访发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长征故事。
“1934年10月29日至11月13日,红军长征途经汝城,用16天时间突破了国民党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期间,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若要细细讲起来,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县党史办负责人说,“一张借据”的故事反映了红军和当地老百姓的鱼水深情。
从县城驱车向西30公里,记者来到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
“灶台一旁的小洞,就是藏借据的地方……”在村民胡四德旧居里,胡四德的堂玄孙胡爱兵,向记者深情讲述起那段艰苦而感人的历史。随着胡爱兵的讲述,记者的思绪也被带回到87年前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1934年11月6日,红军长征先遣队到达官亨村。当时,不明真相的当地瑶民因为害怕,纷纷赶着家畜、扛着稻谷躲进了山里。
为了消除群众疑虑,红军在村宗祠、学校旁自扎草棚,并严令战士不得在农户家借宿,更不得私拿农户的一钱一物。
几天后,东躲西藏的瑶民发现,红军根本不是国民党所宣传的那样,于是放心地回到瑶寨,并想方设法帮助这支仁义之师。
“由于几天没有吃东西,一些红军战士饿倒在地。村里德高望重的胡四德见状,当晚就招来族人商讨如何帮助红军筹粮。”胡爱兵对长辈们讲过的故事记忆犹新。
在胡四德的带领下,各家各户自发带着粮食家禽纷纷赶来,全村一下子筹集了105担稻谷、3头生猪、12只鸡,交到红军司务长叶祖令的手中。“这在当时,相当于全村半年的口粮啊!”
正当红军在延寿休整之际,敌人追了上来,形成三面夹击之势。红军一边阻击敌人,一边组织群众撤回山里。
“当时连续多天下雨,山道坑坑洼洼,行军非常迟缓。看在眼里,村民们纷纷站出来,主动给红军带路,做担架抬伤兵、治疗伤员,为红军生火取暖、做饭。”胡爱兵自豪地说道。
在瑶民帮助下,红军历经3天3夜血战,顺利通过延寿瑶族乡。
胡爱兵带着记者走进官亨村的胡氏宗祠,这座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祠堂,经历了历史的沧桑,也见证了民拥军的感人故事。
红军准备向西转移时,叶祖令在村宗祠旁找到胡四德,恭敬地行了个军礼:“现在红军筹款非常困难,一时拿不出钱还清您的损失,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我们实在欠您太多了!”
说完,叶祖令解开上衣军扣,从左胸褡布里拿出土纸,对照所收粮食、生猪、鸡蛋的数量,写下借据,并盖上印章。“等革命胜利了,请您拿着它,去找政府兑换!”他说。
11月14日,吃了败仗的国民党军队把村子围住,对村民们进行审问。此时,胡四德悄悄将借据藏了起来,不向外人透露半点风声,甚至连自己儿子、孙子都没有告知……
时间的指针来到1996年春,时隔62年后,胡四德的孙子胡运海准备砌新灶,铲开老灶台的墙面时发现了一个洞,洞里藏着被层层土纸包裹着的铁盒。
胡运海打开锈迹斑斑的铁盒,里面装着的正是那张长28.5厘米、宽26.5厘米,用毛笔书写的红军借据。
“胡运海挖到他爷爷的宝贝了!”消息不胫而走,引来了香港收藏商高价购买,但胡运海谢绝了。他将此事层层上报,想要找到当时写借据的叶祖令。然而,令人悲伤的是,时年28岁的叶祖令已在贵州石阡县作战时英勇牺牲。
1997年5月17日,当地政府按照现价折款,归还1.5万元,兑现了叶祖令的承诺。随后,胡运海将其中1万余元捐献给村里的学校。
如今,这张借据的复印件,存放在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每当人们到来,讲解员都会详细讲述借据背后这段感人的历史,传递延寿瑶民与红军的珍贵情谊。
【记者手记】
借出的是真情
兑现的是承诺
罗徽
“等革命胜利了,请您拿着它,去找政府兑换!”
一张借据,历经62年漫长岁月,依然让我们感受到那段艰难岁月,红军与百姓间的鱼水深情——
红军军纪严明,不犯百姓。百姓深情大义,慷慨解囊。借出的是真情,许下的是诺言。
虽然时过境迁,写借条的红军司务长叶祖令已经英勇牺牲。但是一张借据,就是一句诺言。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还款的日子“迟到”了几十年,但守诺如初,践诺不辍。
一借一兑,让人们看到了共产党和红军与群众心贴心的深情。
也正因为共产党和红军“一诺千金”,不负百姓,百姓才会始终以诚待之。穿越80多年风雨,党群同心、干群融洽、军民团结的真情才会始终如新、坚如磐石。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的指引下,党群同心,2018年底,汝城实现整县脱贫,80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