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柳英
通讯员 谢助民 秦浩
东安县鹿马桥镇梨山社区熬制柚皮糖的工艺,传承了500多年。近年来,这一工艺通过以刘善荣为代表的传承人发扬光大,将柚皮糖产业“熬”成带富一方的特色产业。古法熬糖人终于“熬”出头,过上了好日子。
近日,记者走进梨山社区,空气中弥漫着糖果的清香,20余位柚皮糖手艺人正在社区创办的湖南古湘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加班熬糖。自去年12月以来,他们日产柚皮糖300公斤,仍供不应求。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建辉预计,今年产量有10万公斤,产值可达400万元。
“老手艺的春天来了,再忙心里也乐呵。”脱贫居民刘国仔告诉记者,他因妻子患病致贫,社区安排他到公司熬糖,最多的时候月工资有4000元,让他脱了贫。“我喜欢现在的工作,既能赚钱,还帮着传承非遗文化,有成就感!”他说。
当地族谱记载,梨山熬糖工艺可追溯到1487年。从前这里很多人以熬糖为生,但都是单兵作战,不成规模,守着传统手艺受穷。失去市场的熬糖业渐渐没落,到后来社区只剩下6个熬糖的手工坊,懂得古法熬糖的手艺人只有30多个,且都在70岁以上。
2017年,刘建辉当选社区党支部书记,在社区成立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将各家各户生产的柚皮糖、饧糖、麻糖等进行整体包装、统一销售,传统手工糖市场行情得到改善,村民们熬糖的热情被点燃。
刘善荣从20岁开始熬糖,熬了40多年,收入微薄且不稳定,要转行他舍不得,坚持下去又养不活家人,陷入两难。2019年,刘建辉带头创办公司,以“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方式,规模化生产柚皮糖。刘善荣成为公司第一批熬糖师傅,月工资有3000多元。“工资不错,工作量也不大,下班后我还可以自己在家熬制橙子糖,家里还养了一塘鱼,收入多了。”刘善荣说。
这两年,公司不断发展,建起了2200平方米的厂房和办公楼,打造了1000亩柚子基地和1000亩稻谷基地,形成了一条集种植、熬糖、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年加工各类糖制食品500多吨。
刘建辉介绍,他们将制糖古法与现代生产手段结合,在保留柚皮糖传统风味的同时,留住更多营养成分,并实现标准化、无菌化生产,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春节前两个月,公司订单便纷至沓来。
如今,公司扶贫车间吸纳了32名脱贫群众就业,每人年增收近2万元。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凭借熬糖这门老手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