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亚平
见习记者 周磊
2月6日,位于湘阴高新区的菲菲毛巾有限公司厂房内,机械已停止轰鸣,成品在集装柜里安静休眠,等待着飞往世界各地。“今天清点完毕,大家早些回家过年。”几位工人正清点进口的优质棉胚,现场监工的公司负责人谭宇告诉记者,2020年,“菲菲”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实现产值近4000万元。
为何称为“翻身仗”?这得从其红色使命说起。
“菲菲”品牌始创于1938年,当时叫中州棉织厂。由中共地下党组织组建的“菲菲”,寄托着革命先辈的厚望——艰苦卓绝的革命如同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必将取得最后胜利。直至解放初期,“菲菲”都以生产军用毛巾为主。
1966年更名为长沙毛巾厂后,“菲菲”开始出口日本,成为当时湖南最大的毛巾生产国有企业。1992年5月,以长沙毛巾厂和长沙毛巾二厂为基础,组建长沙毛巾集团公司。2002年,收购两家大型破产纺织国企,组建菲菲集团。自此,涵盖床上用品、服饰和室内装饰布艺的“菲菲”驰骋市场。
“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菲菲”生产基地门口总有贸易公司排队,产品“一柜难求”。“当时大家根本不提要求,只要是菲菲出品,印什么花样就要什么。”谭宇说。
本世纪初,菲菲集团年产值达两亿元,首创大刮底印花技术,吸引国内很多印染厂前来学习。“菲菲”毫不吝啬,将技术倾囊相授。2007年,菲菲毛巾有限公司在湘阴县工业园购地80亩,投资近亿元,建成新的生产基地,公司整体搬迁至湘阴。
可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独门绝技”大刮底印花技术在全国遍地开花,“菲菲”失去了独特竞争优势。主攻国际市场的“菲菲”在国内逐渐失去立足之地,洁丽雅、喜盈门等品牌后来居上。而形势多变的国际市场让“菲菲”产值连年下滑,一度跌入低谷。2020年,疫情暴发给了“菲菲”致命一击。
谭宇2020年9月接手时,菲菲毛巾有限公司尚处于亏损状态。可他看中了红色企业的生命力。面对当时只有少量国际市场订单的“菲菲”,谭宇决定让“一条腿”走路变成“四条腿”:国际、国内,线上、线下,缺一不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原来的设备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沿用下来的,机械老化,生产效率不高。谭宇斥资引进新设备、改良老设备。“产品质量比以前更好,以前只能印11套色,现在最多可印14套色。”公司仓管龙光以前在外地就业,如今从家到厂房只需10多分钟。像龙光一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有100多人。接手后,谭宇保留下十几个原有的技术骨干,招募当地群众就业,随后引进名校高材生,担任销售、管理等工作,为“菲菲”注入新鲜血液。
以前,面对国际市场需求,菲菲毛巾厂主要生产沙滩巾。不破不立,谭宇重新调整生产结构,提高洗脸毛巾、方巾等国内认知、运用范围较广产品的产量,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从地方做起。同时从抖音、拼多多等渠道着手,线下线上齐发力,打开国内市场。
“现在生产规模达到日产3万条。”谭宇介绍,2020年11月16日,“菲菲”成功拿下迪士尼授权,在国际市场又迈进一大步。国际订单不断,国内态势向好,2021年,“菲菲”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