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郑展翅
【铭刻】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打出了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建设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浏阳文家市会师转兵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而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希望之火,其卓越的历史贡献彪炳史册。
【追寻】
深冬时节,走进浏阳市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里仁学校,廊院中透着古朴沉静,院落中的松柏依然苍翠挺直。校门两侧墙上,保留有当年红军书写的标语:“欢迎白军士兵下级官长来当红军”“建立工农政权”。来到操坪,毛泽东面对战士们慷慨陈词的一幕,仿佛仍然历历在目。
时光倒流,来到94年前。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和国民党合作的路走不通了。八七会议上,中共中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在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广东、江西四省发动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暴发。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三个团分别在修水、安源、铜鼓三处起义,从三个方向进攻长沙。
为了和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秋收起义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面军旗。在浏阳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陈列着制作军旗的复原场景。讲解员郭倩倩介绍,当年,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参谋处长陈树华三人设计出了这面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的红色军旗。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红色代表革命,镰刀锤子代表工农阶级联合起来。“军旗的诞生,标志着革命者开始在自己的旗帜下为了人民的解放而战斗。”
秋收起义打响后,第二、三团分别在醴陵和白沙镇皆有小胜。毛泽东兴奋地写下诗句:“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但是和国民党反动派巨大的兵力差距,还是让这场起义受挫,部队也从最开始的5000人锐减至1500人。
9月14日,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根据工农革命军连续受挫的事实,果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建议省委停止16日的长沙暴动,先退往萍乡。
9月19日,三路起义队伍先后到达浏阳文家市。当晚,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委会议,讨论部队的前进方向。毛泽东分析了局势,指出敌人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城市,需要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把部队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湘南山区。第一师师长余洒度则支持攻打长沙的原计划。毛泽东反复做动员工作,最终得到了卢德铭等大多数委员的认可,做出了经萍乡退往湘南的决定。
第二天,工农革命军在学校操坪举行会师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精辟地分析了革命失败后的形势和党面临的任务,阐明了工农革命军的性质。毛泽东指出,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到山上去,和农民一起,进行土地革命,保存和发展革命。毛泽东的话,给处在危难中的工农革命军指明了方向。
在会上,为了鼓舞士气,毛泽东打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我们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一口大水缸,只要我们咬紧牙,挺过这一关,我们这块小石头总有一天会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当天,在文家市人民的欢送下,毛泽东、卢德铭率领军队踏上了向湘南进发的新征程,开启了探索革命道路的战略性转变。
【感言】
文家市转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也启示我们,想问题、做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不搞教条主义,锐意创新、科学谋划,大胆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