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昂首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启航现代化新湖南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1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吹碧野万象新
——舒展美丽屈原新画卷
屈原城区新貌。
美丽新村——义南村。
美丽屈原。
碧水新村。
屈原双抢。
(本版图片均由周洋摄)

    徐志欣 宋政军

    改革梦环绕着青山绿水,

    家国情闪耀着日月星光。

    我自豪,我自豪,

    以屈原命名的美丽之地,

    是我可歌可敬的家乡。 

    近日,著名歌唱家谢名回到家乡,为屈原父老乡亲深情演唱原创新歌《美丽之地》,由此拉开屈原管理区第二届栀子文化旅游节序幕。

    在波光粼粼的东古湖湿地公园湖面上,成千上万只白天鹅或自由自在地飞翔,或安详优雅地结伴嬉戏,或温情脉脉地交颈摩挲,或悠闲自得地以嘴梳理羽毛,或颈扎水中,翩翩跳起“芭蕾舞”。它们或飞、或游、或走、或卧,千姿百态……

    屈原的东古湖现已成为美丽的“天鹅湖”。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古湖湿地,总面积从2017年的120亩扩展到如今的700亩,湿地保护率达100%。退耕还林、退耕还湿、渠系疏浚、自然修复等湿地修复措施,为鸟类迁徙、繁殖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

    农业农村改革、产业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民生实事办理等等,一桩桩一件件,清风拂面,绿色屈原的发展正蹄疾步稳,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犹如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呈现眼前。

    乘风破浪,吹响改革号角

    2019年1月,经国务院农村改革联席会议研究,正式批准屈原管理区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标志着屈原农村改革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推动。乘改革之风,屈原重点围绕“人、地、钱”等要素,积极探索农民职业化、经营田“四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3项改革试验。2020年10月15至17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会议暨干部培训班在浙江温州市乐清市召开,会上屈原管理区《激活人地钱三要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改革试验典型做法向全国推介。

    全面落实区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机制,创新开展区级领导联系指导基层党建、联系推动产业项目、联系帮扶重点企业、联系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四联”活动。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实现“一门式”公共服务全覆盖,真正让基层有权做事、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好的环境成事。

    投资6000万元建设全省最大的高素质农民培训中心,大力实施“一户一职业农工培训工程”,共计开展种植、养殖、农机、创业、旅游等培训93期11437人。通过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改变过去传统一家一户经营模式,将更多农民从田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产业。

    建立完善自治机制,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各种协会履行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功能,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在全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各村(社区)充分发挥“五老一新”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号召力,通过讲政策、做劝导、搞评比,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主动性,实现群众站着看到跟着干的根本转变。

    乡村振兴依靠谁,组织者、经营者、参与者,“人”的问题解决了。

    盘活宅基地,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空心房”宅基地复垦试点改革,2018年以来,复耕“空心房”腾退土地1059亩,完成两批复垦指标交易,交易价款过亿元。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既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改变了农村空心化现象,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流转经营地,抓好经营田“四证”管理改革,让农村土地在整治、流转、交易中最大限度升值。办好“身份证”,推进土地确权。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统一确权到区农垦集团公司,土地经营方式为租赁经营,即农民与农垦集团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目前已全面完成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办好“交易证”,推进规模经营。依托区乡村三级农村产(债、股)权交易中心积极开展产权交易,加快土地流转,全区土地规模化率和流转率均达到80%以上。

    用好建设地,利用农村“空心房”整治成果,对废弃的学校、砖厂等企事业单位和乡镇企业等建设地进行复垦,确认的耕地指标与农村村民集中建房所需的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缓解了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用地需求。

    乡村振兴在哪里,宅基地、经营地、建设地,“地”的问题解决了。

    建立乡村建设投资公司,实现“资金变股金”。成立乡村建设投资公司(简称乡建投),改变过去财政资金无偿投入的做法,将财政投入到垦区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入股农业经营主体并收益,变简单的资金支持为资产支持。目前已整合涉农资金8000余万元,集中由乡建投统筹使用,充分发挥财政涉农资金的最大效益。

    成立农信融资担保公司,实现“资源变资产”。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和融资担保贷款,以土地经营权和其他农村资产资源为抵押,加大对新型农业主体的融资力度。将农村现有的可变资源,如土地、房屋、水面等经营权折价入股,通过银行抵押贷款等形式,进行资本运作后按收益和占股比例进行分红。区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农业创业孵化担保基金,凡入孵企业根据担保可向银行贷款10—200万,两年内由区财政全额贴息,同时可通过区农信担保公司向农商行申请创业贷款,享受优惠政策。2020年以来,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共发放贷款9.4509亿元,同比增长15%。

    成立区级惠农服务公司,实现“农民变股东”。由区管委利用闲置资产,无偿提供惠农服务场地,搭建好区级惠农服务平台,由区供销合作社和区内两家实力较强的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区惠农服务公司,公司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整合,建成占地1.3万平方米的惠农服务中心,按照“平台承担公益性为农服务和公司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运营,以“合作社协议承诺+农民固定分红”方式实现利益共享。

    乡村振兴靠什么,财政投钱、银行贷钱、社会筹钱,“钱”的问题解决了。

    改革不停步,屈原管理区在先后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等国家级金字招牌的基础上。目前,正举全市之力在创建以屈原为核心的环洞庭湖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路上接续前行。

    策马扬鞭,加快产业发展

    “以经济发展比实力,以产业项目论英雄”,招商理念更加振奋;“领导抓、一线抓、人人有任务、个个抓招商”,招商责任更加压实;“商会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招商形式更加多样。招商部门负责人说起来头头是道。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近二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水汛情,勤劳勇敢的屈原人没有停下招商引资的脚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生死存亡的危机感,加快项目建设,为屈原幸福家园建设贡献智慧、辛劳和汗水。

    招商“热”了。“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集群、壮大一个园区”, 招商效应更加倍增。2020年,全区新签约项目10个,协议引资24.28亿元,到位资金20.1亿元;新增“四上”企业17家,超额完成市定目标。总投资15亿元新奥集团能源综合利用及文旅健康产业开发项目已开工建设,实现了“五百强”企业引进零的突破;新材料产业园签约入园企业5家,总投资过10亿元;老汨纺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园成功孵化企业17家,在孵企业23家,入驻企业创业成功率达80%以上。4个市双百工程完成投资5.93亿元,5000万元以上“三新”项目完成投资11.58亿元,其中新开工过亿元项目5个。

    链条“优”了。紧密结合屈原发展实际,突出抓好“1+2”优势产业链。“1”:1条年产值过百亿的优势产业链。围绕“一袋料”,做大“饲料-养殖-加工-物流”产业链。以上市公司正虹科技为龙头,带动全区23家饲料企业提质扩能,力争3年内实现年销售饲料200万吨、年加工生猪100万头、年产值过100亿元的目标。“2”:两条10亿产业链:围绕“一块碳”,全力做大“碳纤维-碳碳复合”新材料产业链。以高新技术企业鑫源新材为龙头,大力推进1000吨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扩能项目、1000吨碳纤维项目建设,力争3年内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创税1亿元的目标。围绕“一个果”,全力做大栀子“组培-种植-加工-旅游”产业链。以洋利国家级合作社和海泰博农企业为龙头,大力抓好省级栀子特色产业园和1个国家级实验室、7条深加工生产线建设,力争3年内实现10万亩基地、10亿元年产值的“双十”目标。

    园区“强”了。立足绿色抓产业,因地制宜建园区。总规划面积2.08平方公里的新材料产业园,一期规划建设用地800亩,总投资6.5亿元,新建高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2019年以来,园区先后引进6家新材料高新企业。鑫源新材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省“五个100”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预计2021年实现产能300吨、产值3亿元、年创税3000万元,目前正筹备上市。正通新材技术合作单位系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总投资1.9亿元,一期建设5条HDPE管生产线,三期项目建成可实现年产值4.5亿元,年创税2000万元。润德新材从事水上应急救援器材、水上娱乐运动用品、军警搏斗训练服以及医疗救援等特殊项目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获得五大国际标准认证,项目总投资2.5亿元,年出口创汇达1500万美元。弘昌新材主要从事碳纤维材料及制品研发生产,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亿元,年创税3700万元。博锐新材主要生产制造锻件及机械设备,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年创税2600万元。中和新材主要生产装饰一体板材及配套装饰材料,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3亿元,年创税1450万元。

    一个个产业项目,是一帧帧动人的画面,是一把把历史的标尺。屈原管理区正紧盯产业项目,拼搏奋进,策马扬鞭,全力续写产业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生态宜居,留住美丽乡愁

    “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农村是又好看又好住又好过呀!”屈原管理区河市镇三和村谭姓村民言语间溢满幸福。

    2020年3月9日,省委主要领导带领相关省领导、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岳阳、常德、益阳3个市的市委书记、市长深入屈原调研春耕生产工作,专门利用一天时间赴田头、访农户、看现场、听意见,对屈原的春耕生产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日,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等媒体也进行了专题报道。

    2020年,屈原管理区粮食播种面积25.3万亩,总产量8.22万吨,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面积5.2万亩;生猪出栏21.4万头,畜禽总产值达13.7亿;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新增家庭农场12个;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了鸿运瓜蒌种植、惠众特色水果园、永兴蔬菜种植、君原黄茶种植等6项特色产业。农业产业更为兴旺。

    2019年10月,作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主要现场,得到与会人员一致好评,省委领导半个月内两次来屈原考察,指出“屈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参与度、积极性高,经验值得推广”。中农办领导深入屈原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和农村改革工作时,指出“屈原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提供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20年,屈原管理区围绕打造农村人居环境升级版要求,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空心房” 整治、健康村镇建设“五大升级”行动,改厕1100 个,新建污水管网9520米、建设生态沟渠1350米、生态塘2.2万平方米。新增耕地面积47.4公顷,新增林地18.1公顷,完成耕地指标交易5079万元。生态环境更为宜居。

    集中投入实施美化、绿化、净化、硬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好栀子大道、尚磊大道示范带,打造绿色、整齐、秀美的乡村风景长廊。精心组织美丽乡村、美丽屋场创建,2020年已申报创建1个省级美丽乡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7个美丽屋场,促进外在美向内在美、持续美转变,打造“美丽乡村看屈原”地域品牌。

    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成功打造了河市镇三和村“芈月故里、水上草原”3A级景区;2020年,三和村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目前,已接纳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有效地提高了全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获得全省先进,2018年在全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得岳阳市先进,2020年,通过“四激发、四帮扶”,唱响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交响曲。全区推广“龙头带、项目引、奖补促”方式,打造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优质就业服务”,帮助贫困户“出家门、进厂门”,让一批贫困户脱颖成为示范户。

    2020年,15项省市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持续推进教育“筑梦”工程,2020年高考屈原一中本科上线率同比增长16%。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竣工投入使用,24个行政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基本医疗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9.9%。提标城乡低保水平,发放工会消费券,改造老旧小区等等,惠及千家万户。

    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推动基层法治、德治、自治相融相促,文明、简朴、和善、友爱的农村新风尚日渐形成。屈原管理区营田镇义南村在已获全国文明村基础上又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雄关漫道真如铁”,屈原管理区正精心描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诗意图景,为全面推进屈原更高质量发展,建设“特强优美”幸福屈原阔步迈进。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