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湘江周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1月2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扶贫叙事中的深度文学观照

    张远文

    张雪云的教育扶贫纪实作品《桃李春风》,作为“脱贫攻坚在湖南”系列丛书之一,在宏大的叙事中施以深度的文学观照,以敏锐的嗅觉,独特的发现,细腻的笔触,捕捉湖南乡村教育的精魂,解构乡村教育的嬗变,生发出教育本身与教育叙事的内在逻辑力量,皴染出一幅三湘大地教育扶贫如火如荼的壮阔图景。

    从开篇的“觅渡,未来可期的远方”,到最后的“征途,阳光长满细长的牙齿”,八个篇章,四十六小节,二十六万字,有情怀,有呈现,有叩问,有远方,立意高远,视野宽阔。

    作品讲述一个个三湘四水的乡村教师匠心筑梦的故事,旨在真实传达出乡村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信念、职业操守,既有教育扶贫攻坚克难的惊涛拍岸,不断求证与解码乡村教育扶贫独有的湖南路径、经验、智慧;又有无数普通而平凡的教师在讲台内外的砥节砺行。作者在一系列平实、真诚、生动的讲述中,给无助心灵带来希望。作者通过不断的行走,深入实地,寻幽探微,不管是在地处三省交界的通道侗乡,还是舜帝南巡之地的宁远瑶乡,不管是贺龙元帅的桑植故里,或是夜幕下的十八洞村,不断寻找种在山沟沟里的希望,致敬那些时光深处的“教书匠”。

    在题材处理上,作者站在乡村教育发展、乡村教育扶贫、乡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时代经纬点上,扫描湖湘大地上的乡村教育发展,体现出作者良好的把控宏大题材的素质与功力。作为“非虚构”作品,作者较好地处理了报告文学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流于“不及物”的尴尬境遇,在宏大与细小,清虚与笃实,辽阔与切近,抽象与具体中,一线串珠,有效转换,体现出情感与叙事的自持与畅达,在鲜活教育事件中呈现出人本的深幽与疆域。

    在内容架构上,作者从湖湘文化熏浸的背景入手,回望近代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教育先贤虽渐行渐远却从未离开的背影,然后言及每一个当下的教育现实存在与教育扶贫攻坚,采用主辅线推进、立体性架构,寻找到一种改变、催生、情怀,一种教育的“筋骨和脊梁”。

    在文本叙事上,“非虚构”创作中综合运用散文、诗歌的多种笔法,融合多种要素,甚至不乏运用影视艺术中的一些结构和视角,交叉交替运用,并有机融合,让叙述具备了鲜明的画面感、纵深感,形成富有个性的叙述流与叙事风格。既有典型个案的生动还原,又有群像素描的形象勾勒,既有对历史的深度考量,又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也有对未来的深情展望。

    在语言运用上,作者致力于作品的文学性擘画,将文学触角伸入到师生的内心深处,语言简洁、清新,如诗歌样的灵动,既清澈明净、细腻端庄,又朴实真诚、丰厚内敛。如,那些诗意的行走求索:徜徉在岳麓山的兰涧与石濑之间,东瞰滔滔湘流,西顾茫茫原野,南眺衡岳,北望洞庭,怀揣一颗虔诚之心,探赜索隐八百年前的朱张会讲,又在岳麓书院的一派斯文中,默默领略湖湘人独特的霸气、豪气和傲气。随手拈来,比比皆是的清词丽句,娓娓道来,营造出浓郁的叙述场域。

    在尺度把控上,作品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从个体经验出发,从乡村教育出发,从学生成长出发,从国家与民族命运出发,连接起一个时代的维度与向度,期望着有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教育扶贫,投身乡村教育,改善乡村教育,为明天而教。因为,教育关乎乡村的未来,谁塑造了乡村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的乡村,谁就塑造着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未来。

    春风十里,桃李灼灼。一个曾经的教师、一位现在的作家,机缘似乎为她早早准备了一处置身其中的教育现场,而现场的春风大雅也早早地铺陈了一篇无法染尘的秋水文章。为乡村教育赋能,为乡村振兴承续,为未来的明媚壮行,这,或许,就是《桃李春风》这部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意义所在,力量所在和魅力所在。

    (《桃李春风》 张雪云著  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