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英
在精准扶贫视域下,报告文学作品《十八洞启航》既秉持求真写实的基本态度,全景式地呈现出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脱贫历程,更从村志、民族志的维度,横向剖析了乡村变革中农民的精神变迁史,深度还原中国乡村社会的没落与振兴。
《十八洞启航》中的乡村社会既有大自然赋予的秀丽景观和淳朴民风,也有这山山水水所带来的种种局限。全书第一章《美丽之困》深刻揭示了置身武陵山脉深处的十八洞村的“慢性病”——贫穷。“外人看到的是山,湘西人看到的是穷——群山有多奇伟,这里就有多贫穷。”通过史料查证与实地走访,作者从地形地貌、气候、历史渊源、文化习俗、经济发展等多个侧面勾勒出十八洞村的整体面貌,使人们看到了原生态背后的“难言之隐”,进一步了解十八洞村深陷贫困,被称为“中国的盲肠”的历史缘由。
以回望的方式介入底层生活,考察农民在贫困中的艰难境地以及内心深处对“好日子”的热切期盼,《十八洞启航》将理性资料与感性素材相结合,既有宏观上的概况素描,也有直击人心的细部呈现。如《1984年的娃》一篇,以“扶贫元年”1984年出生的隆绍宇为个案,以小见大地讲述贫困怎样侵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隆邵宇原本姓龙,上户时办事人员没有听清,写成了隆,隆绍宇的父亲也不在乎,“那时候饭都吃不饱,谁还管一个娃娃的名字该怎么写”。作者俯下身子与隆绍宇们在一起,将真实感受投入到文本中,感性还原乡村的内部肌理,在时代语境中展开底层反思。
立足精准扶贫这一宏大主题,着眼乡村社会的大小事务,《十八洞启航》在由浅及深的采访和细致入微的人物观察中,完成了系列乡村人物形象的成长性观照。从等着政府发钱,到走街串户积极动员,以施进兰为代表的村干部们打通了从被动到主动的“最后一公里”;从最初的撒泼阻挠,到改头换面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以施六金为代表的被帮扶对象则收获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蜕变。其中,作者抓住施六金这个“难缠”的困难户,对人物素材进行了适当的文学加工,以文学想象、镜头特写还原施六金的神情、动作,通过“偷藏落后牌子”一事,使自尊心强、从善如流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塑造了十八洞村从扶志到脱贫的底层人典型。
从过去的“三怕”到如今的“三不怕”,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八洞苗寨人的精神世界也日趋阳光。在含着慈悲的客观描述中,《十八洞启航》一书折射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济世理想,立体丰富的非虚构文学世界引发读者对群体发展和个体生命的普遍关注。
十八洞村的精准脱贫史不仅是指扶贫工作队开展的“造血工程”,更是在充分分析十八洞的独特状况后,因地制宜实施的“回血手术”。造血体现在工作方法创新上,回血则体现在“引鸟归巢”上。《十八洞启航》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十八洞精准扶贫工作遭遇的挫折,同时刻画出扶贫工作队员不抛弃、不放弃的实干精神。面对十八洞村贫困户们根深蒂固的“等、靠、要”思想,扶贫队员们不仅立足乡村人情社会,充分发挥道德约束力量,创造性地提出道德评选机制激发贫困户斗志,还群策群力地发明了“九不评”“七步法”等创新之举,为广大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方法参考。面对乡村人才流失的现状,扶贫队员们充分调动村内村外的各方资源,开辟乡村振兴产业链,以创业实干“掘”出一眼源头活水,凝聚起龙书伍、施湘、娇娇等年轻的原生力量,为十八洞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沿着“帮扶者”和“被帮扶者”两条引线,《十八洞启航》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们“离开-归来”之路。
湘西十八洞村是中国广袤乡村大地的一个缩影。《十八洞启航》讲述的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湘西方案波澜壮阔的落地史,也是中国乡村社会中那些被贫穷所压抑的生命力量的唤醒历程。这是一曲人类反贫困的赞歌,也是一曲中国乡村社会历史巨变的赞歌,归根结底,是中华儿女顽强生命力量和拼搏精神的赞歌。
(《十八洞启航》 杨丰美 曾小颍 彭广林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