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笛
从人满为患到井然有序,从住院条件差到酒店式标准化服务,从无头苍蝇般楼上楼下跑到智慧医院“一键”解决……石门县中医医院,这座几乎与新中国同年岁的县级中医医院终于驶入发展快车道。
而让石门老百姓交口称赞,石门中医人骄傲自豪的变化还得从2017年说起。
这一年,易先全赴任石门县中医医院院长。作为土生土长的石门人,上任之初,他反复思考一个问题:石门县中医医院医疗转型升级的出路在何方?
“人文精神是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所在,没有人文精神,医学就失去了灵魂。注重人文关怀、尊重生命、弘扬仁爱是医院践行和实现医学模式转变,践行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的重要支撑。”易先全给出了他的答案。
为此,以易先全为首的院领导班子提出了“建设全国示范性中医医院”的发展战略,以此为契机进行了“如何推动人文医院建设,打造有爱、有温度的医院”的专题讨论,并制定了《石门县中医医院人文医院建设规划》。
从理论设想到实践探索,两年时间内,石门县中医医院人文品牌建设已初具影响,并被多家媒体报道关注。今年3月,在中国人文建设品牌医院评选活动中,石门县中医医院获评“2018年度全国人文管理创新医院”,“湖南省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易先全也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品牌建设先进个人”,“湖南省医院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党建引领
勇扛公立医院的社会担当
4月的石门,烟雨蒙蒙。
在薛家村,一群石门中医人在此许下庄重诺言:“缅怀革命先烈、继承民族传统、圆我中华梦”。从“悬壶济世”到“医者仁心”,他们是中华医学的传承者与践行者。
这只是近年石门县中医医院几十场党性教育活动中的一场,但正是通过一场场党性教育活动,一个个党员主题日,凝心聚力,全院形成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良好局面。
“过去,党建和业务曾存在‘两张皮’的问题,要解决这一弊端,首先要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其次应以党建促进业务发展,把党建工作融合到医院的每一个环节。”石门县中医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皮楚波说。
“规定动作按质按量,创新动作‘对症下药’。”皮楚波解释,像班子建设、民主管理、思想建设、“三会一课”这样的党建规定工作,全院高度重视并按质按量完成;所谓的“对症下药”即以己之长,服务社会,体现公立医院的责任与担当。
石门县中医医院扎根湘西北地区,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坚持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易先全提出了“实实在在为百姓做公益,创新形式为社会奉献力量”的公益服务理念。
4月16日一大早,木山村村民便盼着“城里大巴医院”的到来。
“家里老人想做个体检,去趟城里不容易啊。”“我家的孩子食量好小,医生看看,我才放心。”大巴车刚停好,“白大褂”们就被村民热情地围住了。“白大褂”们倒也不怯生,能唤出几位乡民的姓名,招呼他们帮忙一起搬东西。
村民口中的“大巴医院”是石门县中医医院的健康体检车。这辆载着仪器和医生的体检车翻山越岭,走过石门大大小小的村寨,这一站来到木山村。
2017年3月,石门县中医医院成立健康扶贫巡回义诊队。义诊队成员由医院资深的医疗专家共30余人组成,将健康巴士开进村庄,让山区百姓不出家门,就可享受到二甲医院的诊疗服务。截至目前,义诊团队走遍了石门的18个乡镇,31个村庄,完成义诊1万多人次,为老百姓减免医疗费100多万元。
健康巴士为山区村民送健康送温暖的故事也引发多家媒体关注。2017年,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和湖南卫视《新闻联播》纷纷对石门县中医医院健康扶贫亮点举措进行了报道。
2018年9月,为了助力健康石门建设,石门县中医医院加入了湖南省人民医院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并于10月举行了健康湖南·“救”在身边——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走进石门启动仪式。100名中医志愿者为近千名群众表演了急救操,并现场做了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2018年11月,县中医医院健康石门·“救”在身边——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公益项目正式启动,100名中医志愿者走进社区、机关、乡村、学校、广场、车站、军营等,为石门百姓传播急救操,并面对面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线下培训近万人。
今年1月9日,院长易先全率领100名志愿者,在石门县磨市镇中学举行了健康石门·“救”在身边——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走进磨市镇启动仪式。4月和5月,健康石门·“救”在身边——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又相继走进了皂市镇和蒙泉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老百姓传递急救知识,传播急救技能,为助力健康石门贡献中医力量,深受老百姓好评。
自3月25日开始,石门县中医医院又启动了全县急救操的推广培训,截至目前,已经培训了33个社区,培训人次达2000多人。
以党建为引领,石门县中医医院院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都大幅度提升,得到石门老百姓一致“点赞”。
文化浸润
“要让患者满意,先让员工满意”的“家和”文化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它无影无形,却渗透到医院管理的每个角落,无论员工还是就医患者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医院文化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基石,是医院健康发展的动力,也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现代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易先全高度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多次在院总支、院委会、中层干部例会、甚至全院干部职工大会上如是说。
2017年,易先全提出了“文化兴院”的发展战略,牵头制订了《石门县中医医院人文医院建设规划》,明确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价值观为导向形成共识;以文化、道德、党建等为载体具体实践;以“患者需求至上”和“员工幸福”为核心,打造健康型、智慧型、人文型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2017年3月,易先全提出了“快乐工作,健康生活”、“要让患者满意,先让员工满意”的“家和”文化理念。
什么是“家和”文化?首先要让员工认同自己是医院大家庭的一员,提升员工获得感与幸福感。
采访中,我们走访了不同科室,在与不同岗位的医护人员聊天过程中,有个词被反复提及——获得感。
据悉,石门县中医医院斥资近百万,为员工修建了健身房、瑜伽房,并聘请专业教练为员工进行专业的健身指导。2017年10月,经过与相邻中学(石门三中)协商,投资200多万,修建了石门三中与石门中医共享室内体育馆,并组建了石门中医篮球队、气排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舞蹈队、礼仪队、天使合唱团等,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2018年5月,医院又斥资500多万元对医院食堂进行了全新的升级改造,所有员工享受免费就餐。并出台了“向一线倾斜,向贡献倾斜”的绩效分配方案,帮助员工制订职业规划,出台各类鼓励措施,实现人尽其才,才为所用。
炎炎夏日,易先全带领班子成员将消暑的西瓜亲自送到值班的员工手中;节假日,他们走进病房,看望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员工生病,他们前去探望,员工有困难,院领导第一时间想办法帮助解决。
事实上,在石门县中医医院,关心职工成长,关爱职工身心健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2017年12月,医院妇产科双胞胎妈妈发生羊水栓塞,易先全接到抢救通知后,立马组织全院大抢救,经过多学科合作,成功救治了三条人命。在医院这个大家庭中,易先全像一位大家长,尊重、关爱、呵护、帮助每一位员工、每一位患者。
除了温情的关怀,易先全还亲自指导参与医院文化活动的落地,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举办了护士节篝火晚会、微电影大赛、医师节颁奖晚会、第一届职工运动会、医共体趣味运动会、春节联欢晚会、“医二代”暑期课堂、科普达人挑战赛、中秋节诗歌朗诵会、端午节包粽子比赛等,开展了评选“最美医生”、“最美护士”、“最佳新人”、“优秀员工”、“最美家庭”等活动。
3月,全院女职工度过了一个温馨难忘的妇女节。“家书征集、‘身边的感动’视频征集、‘记芳华’女职工摄影活动,丰富的活动给女职工展示的舞台。”作为一名职场女性,副院长杨海荣认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提升了员工的认同感、价值感,还激活了员工的创造力,团队执行力和凝聚力也得到极大提升。
“里子”做好了,“面子”不能落下。易先全认为,做“让患者满意的医院”不是一句口号,应落实到医院管理的每一处。
服务理念就要做到“眼中有人”,体现“患者需求至上”。为此,医院要求所有的医护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患者的需求,对每一位来院就诊的患者实施“神圣时刻”的清单管理。如:患者第一次入院、第一次检查、第一次治疗、第一次谈话、第一次手术、第一次实施侵入性操作、第一次接受健康教育等,这些“神圣时刻”的管理,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从全方位的评估入手,对患者实施深度了解,评估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潜在的风险,从而达到服务的精细化,提升患者的获得感。
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易先全于2018年年初提出了“患者需求至上”的服务理念,并引进了6S精益管理理念。
打造标杆
6S精益管理助力医院品牌形象建设
2018年5月28日,石门县中医医院与深圳华医修制合作的6S精益管理项目正式启动。
41个科室,35000平方米,1000多人参与,300多个亮点……如今,6S精益管理在石门县中医医院已落地施行1年,说起这一串串承载着汗水与智慧的数字,易先全如数家珍。
当“三天打造一层楼”的号角吹响,5个样板科室,100多名员工开始了一场6S攻坚战。
从日出到日落,从黄昏到凌晨,三天四晚,他们翻箱倒柜,从每一个房间到每一个角落,彻底整理整顿;他们“飞檐走壁”,从房顶到下水道,彻底清扫清洁;从流程改造到不断创新,他们用尽了十八般武艺。
这三天四晚,涌现出太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和永远难忘的瞬间。
“当我从院长手中接过牌子的时候,立即行动,一干就是三天四晚。这期间,我们吃住都在科室。印象比较深的是剪裁标签,这是一个精细活,对于一群男人来说,难度比较大,前后做了近十次。”影像诊断中心主任吴辉建说。
“我们经历了对6S的不理解不认同,到最后拼尽全力把它做到完美。饥饿至极时最好吃的是盒饭,凌晨三点后在值班室床上倒头就睡。但是最累的时候还不忘问同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健康管理中心护士贺艳回忆说。
为了提升患者的获得感,医院在服务流程与服务内涵上进行了深度挖掘,出台了系列人性化服务举措。
为患者提供“宾馆式”服务,24小时空调、热水,WIFI全覆盖,病房卫生间免费提供洗发水、沐浴露、防滑拖鞋;每个病区设立便民小站,门诊大厅、住院大厅提供共享轮椅、共享充电宝,以及自助饮水装置;提出“让患者只跑一次”的理念,提供一站式结算;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陪检、送餐服务;为住院患者过生日,对出院的患者进行家访,医生护士甚至开车送无陪患者回家。
这些“暖心”的互动在医院已成为医患、护患之间的日常。
“这里服务态度、各方面条件变化真是太大了。你看,每一处地方都贴有标签,一目了然。病人需要的东西这里都有,连拖鞋都不需要自己带,感觉不像在住院。”呼吸消化内科患者说,他为石门县中医医院的蜕变感到由衷的自豪。
这一年里,全体石门中医人用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关爱、团结、奋进”的医院精神,开启了石门县中医医院现代化医院管理新征程。
2018年10月,石门县中医医院智慧医院正式上线,移动医疗、移动护理、移动支付、银医自助等服务功能让来院就诊的患者无需排队、无需等待,一部手机,一张身份证,就能轻松完成挂号、缴费、查询、打印等操作,极大地方便了患者。两年来,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8%以上。
从医院环境、现场管理、服务流程到职业形象,石门县中医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达到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真正提升了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
“抓6S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建设全国示范性中医医院的战略目标,打造中西医结合的特色鲜明的三级医院,提升我们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医院的文化建设、学科建设精益管理,规范提升员工的素养,达到医院安全高效的工作目标。”易先全介绍。
如果说,每一次奔跑都能促成一次蜕变,是因为医院决策者的正确选择,那么,能将决策落地,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则是医院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石门中医人将会以此为契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跑出医院发展的加速度。
(本版图片均由石门县中医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