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刘跃兵
12月16日,祁阳县大忠桥镇梅湾村,红糖飘香。
村民周忠文家正在用传统工艺熬制红糖,10多名村民自发前来帮忙,把甘蔗榨出汁水,汁水经过两次沉淀后,上锅熬糖。
记者看到,作坊里8口大锅一字排开,柴火烧得正旺。人们先是把甘蔗水倒入20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铁锅里熬制,手拿大勺的村民不断搅动甘蔗水,达到一定粘稠度后,再把甘蔗水舀入温度更高的铁锅里熬制。
最后,一名村民把热气腾腾的甘蔗水舀入50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铁锅里。这时,需要两个人操作了,周忠文不断搅动铁锅里越发浓稠的蔗糖水,并放入一些当年的茶油。今年76岁、熬制红糖50多年的周祖发则用一把小铲,不停地将沉到锅底的蔗糖水铲起,避免粘锅,两人配合娴熟,看不到工具碰撞。
不久,周祖发用铁铲舀起蔗糖,拉成长丝,周忠文见状,抬起铁锅把蔗糖倒入灶台旁的容器里。经过10多分钟冷却,他们把容器里的蔗糖倒入四周高、中间低的竹篾垫里,几分钟后,划成长短一样的小长方形,香甜可口的传统红糖就做成了。
周忠文算盘打得山响:甘蔗亩产5000多公斤,50公斤甘蔗能熬制4.5公斤左右的红糖。同时,200公斤甘蔗加工成红糖后,产生100公斤甘蔗水,可酿制30公斤甘蔗酒,1亩甘蔗毛收入在1.1万元以上。
当地民俗学家周先忠向记者介绍,梅湾村手工熬制红糖已经有800多年历史。目前,村里1700多人,将近600户,各家各户都种植甘蔗,熬制红糖。这里民风淳朴,至今还流传着大家互相帮忙“换工”熬制红糖的习俗。这种习俗,也使这一传统工艺得以更好传承。
记者采访得知,近年,该村传统工艺熬制红糖的名声不胫而走,红糖的销售价格也达到24元公斤,广州、长沙等地的人们都慕名前来购买。村民们还依托互联网,把红糖销到全国各地。今年,仅此一项村民预计增收平均在75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