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见习记者 彭婷
通讯员 石镇瑞
湘潭市岳塘区五里堆街道的耐火小区是一个出了名的居民区。自恢复高考以来,这里共走出了9位博士、21位硕士、100多位本科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学霸小区”。
这个“学霸小区”也是一个老旧小区。它的原名叫耐火村,因原湘钢耐火材料厂(今湘钢瑞泰科技有限公司)而得名,是湘钢的家属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刚刚建成时,这里大部分还是低矮的平房,直到1980年前后才慢慢变成了楼房。
“企业在培养人才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采访中,时任耐火材料厂团委书记的张光宁对工厂频频点赞。
原来,为了帮助职工缓解子女的教育难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耐火材料厂团委就组建了一批校外辅导员,利用业余时间为子弟们讲故事、辅导作业,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张光宁介绍,但凡考上大学的子弟,耐火材料厂都会奖励2000元到4000元。同时,对困难职工家庭的子弟也会给予补助。厂里还会组织培训班,帮助职工提升文化水平,并为他们提供带薪学习、休假复习等福利。
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同样十分重要。过去,小区居民之间都是攀比谁家有钱。随着氛围的转变,如今,都是比谁家的孩子有出息、学历高。每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发放的日子,总是小区里最热闹的时候,大家都在评议高考成功的学子。
“虽然我爸妈在学习上很少给我施加压力,但不时会提到小区里那些成绩好的人,这无形中也激励了我,让我以他们为榜样。”今年刚从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谢擎矞说,她的家庭属于典型的“放养式”教育,父母特别看重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这与小区的学习氛围密不可分。
随着教育风气一起转变的,还有耐火小区的民风。原来小区里矛盾纠纷多,如今爱岗敬业的多,参加文体活动的多,热心公益的多,小区所在的金奈社区也被评为“全市文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