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
场——这是物质又仿佛是非物质的东西,在我看来是切切实实地由物质与精神合并的。我不想用世俗的成功学来评价刘伟。让我们走近刘伟的场,感受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个人的场对于他所在的地域城市文化圈的影响力。
十多年前,我与王跃文、何立伟被好友曾小明请到刚刚开张的长沙窑餐厅吃饭。早听说这个设计来自于全球顶尖级的台湾设计师登琨艳,由登琨艳携本土设计师刘伟共同完成的长沙窑主题餐厅,把窑的元素用到了极致,长沙窑古窑的碎片、匣钵,都成为装饰的材料。其空间大气磅礴,让人惊艳。未见刘伟其人却已经在刘伟的场域之中了。
后来,我家附近开了家茶馆名曰尚书房,设计很有意思,处处体现一种人与自然的融合,器物摆设有强烈的湖湘特色。朋友肖欣过生日,我帮她筹划在尚书房。席间, 何立伟说:“把刘伟喊来,搞点香点起。”于是,传说中的刘伟出现在我的面前。他带来一些木头的粉末,很虔诚地点燃,顿时整个房子就环绕一种香气,于是就雅了。
檀香的气味让我记住了第一次见面的刘伟,缭绕的香气成为记忆名片。
刘伟好像来自于另外的世界。很干净的脸没有风尘与浊气。他常常穿唐装,却有汉服的某些味道。裤子是那种亚麻布的古代男子宽裆裤。他五官分明有棱角,双目略微上挑,眉眼开阔疏朗,有传统戏剧小生的俊朗。
四年前,我到清水塘刘伟工作室去请教我的新居家装设计,在电脑里看他获奖的设计作品。他的工作室极为雅致,各种陈设器物让人感觉那么温馨可人!这个工作室在清水塘的塘边,与一个世纪前毛泽东的旧居遥遥相对。我仿佛窥见一个秘密:都市里不可以复制的田园,这里还遗存着那个巨人的巨量的信息,这里是最能接湖湘地气的所在。“塘边上”是刘伟的主气场。
2012年底,郭文光做东邀聚于尚书房,有刘伟、王小保,还有一位外地画家,我正好手上带一个速写本,让在座的各位献艺。郭文光画了现场速写,外地画家画了尚书房的桃源绣片,刘伟坐在长条桌与我相对的斜角,他画了一个我的速写,画得很好。我这才晓得刘伟的线描功夫。后来才知道,刘伟在上世纪80年代末去四川考研,两次夺得人物画专业考试的头筹,但是因为外语成绩不好,失去了专门攻读人物画的机会,从此入行到设计领域。
刘伟常常在微信上发布一些图片,配上他急就的诗句,给我带来视觉和心灵的愉悦!刘伟是营造意境的高手,信手拈来几朵枯萎的兰花,放在随意的几笔水墨的宣纸上,信手写出:兰枯墨润笔生烟,影暖风寒笔如泉。苏州的听枫园的茶室,范氏宗祠的梅花,早达园的清气……
他偶尔也画画,水墨人物与山水都来得,他题画的诗句皆出自于自己的创作,比如“红尘犹梦境,云水不知秋”等等。写诗联句仿佛是只要是中国人都会几下的本事,但是,这要看人来,看刘伟的很少的诗句,但他的诗情与境界已经展露无遗。诗可以学,抑扬顿挫平仄韵律,但境界却是无法学会的。
刘伟懂得怎样珍惜城市的好。当年刘伟为火宫殿设计,当时的领导要把火宫殿的牌坊转移,为此,刘伟煞费苦心,苦口婆心,还用文字报告通过自己的老师转呈给当时的市长大人,让火宫殿的牌坊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原地不动,让文夕大火之后的罕见的长沙古建筑得到保护。
刘伟为铜官窑做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他对于湖湘瑰宝的热爱。他用心做设计,让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与呈现。
刘伟静气讷言,守得住自己的精神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