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晓明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29日说,以色列将继续针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直至“摧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
“完全摧毁”
以色列针对加沙地带的全天候空袭进入第4天,致死至少364名巴勒斯坦人,包括至少62名平民。另一方面,来自哈马斯的火力致使包括1名以军士兵在内的至少4名以色列人死亡、另外8人受伤。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沙莱夫对以军炸死平民表示歉意,但指责哈马斯利用平民做“人体盾牌”,应为以军轰炸平民区负责。
沙莱夫拒绝谈论以军战略,但称以方军事行动将持续至“哈马斯土崩瓦解”。
沙莱夫未说明以方是否打算推翻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实际控制权,但表示以色列乐见立场相对温和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重新控制加沙。
丧生者多为警察
尽管以军攻势凶猛,但《耶路撒冷邮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以军空袭几乎未削弱“伊兹丁·卡桑”旅的军事实力,空袭前两天丧生者多为当地安全部门新近招募的警察。
哈马斯发言人法齐·巴尔胡姆说:“在过去3天内丧生的所有警察都以在加沙地带执行法律和维护秩序为职责,其中一些人根本不是哈马斯成员。”
“伊兹丁·卡桑”旅29日宣布征召1000名武装人员,应对以军可能发动的地面行动。它在整个加沙地带拥有大约1.5万名受过军事训练的武装人员。“伊兹丁·卡桑”旅说,加沙地带数以千计的志愿者在过去48小时内要求加入这一组织。
以色列《国土报》30日分析说,鉴于空袭不再突然、效果不再突出、“敌人”众志成城,以军行动正处于十字路口。以政府必须决定,是派遣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地带与哈马斯面对面战斗,还是挟震慑寻求达成停火协议。
报道认为,以国防部长巴拉克显然是这次以军行动的政治赢家,风头盖过外交部长利夫尼。如果这一势头得以继续,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将重新视巴拉克为竞选威胁。
不过,民意调查也显现巴拉克面临的问题,即他必须正确判断何时停止空袭行动。长久以来,巴拉克被反对者指责缺乏对哈马斯动真格的勇气。这次凭借空袭加沙地带,他的这一形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但他眼下面临另一风险:因命令以军停火被指“没有性格”。
报道评论说,战斗持续的时间越长,破坏以色列政府团结的因素就越多。如同每次战争结束时一样,国防部都会抱怨战争在摧毁对手前结束;外交部则声称战争拉得过长,使以色列失去国际支持。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