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海音 李伟锋
9月的望城,到处生机勃勃。
拓宽提质的雷锋大道即将完工,这条流金淌银的黄金之路,如今又一次迎来开发建设的热潮。
原望城县委书记龙双武感叹:当年雷锋大道修80米宽很多人不理解,现在看来还是保守了!
龙双武的感叹,源于一个承诺,源于一个叫“旺旺”的企业。
1992年,神州大地春潮涌动。远在海峡那边的台湾宜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派人来大陆考察、寻觅商机。在全国40多个地方比选后,宜兰把创办“旺旺”的目光锁定湘江边的望城。
回想当年选址,现旺旺集团副董事长廖清圳坦言:是望城县委、县政府开放的思维、坦诚的态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实,当时望城县并没有多大优势,从长沙到望城县城高塘岭镇只有一条破破烂烂的雷高公路,厂址周围水、电、路、通讯全部不通,一片荒凉。望城县委、县政府承诺:专门为“旺旺”修一条直通长沙市区的宽马路,配套设施全部搞齐。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当台湾来的专家一住进县委招待所,小小的望城县城一下子炸开了锅。老百姓不理解:共产党的干部怎么要把台湾老板请到家门口来开厂子,还给那么多优惠政策?干部心里也有疙瘩:财政一年没几个钱,怎么去修路?和台湾的企业合作,政治上有风险吗?
县里10多次召开干部大会,关起门来给大家算账:“旺旺”征地,表面上县里暂时亏了,但要看到“旺旺”投产后给望城上缴的税收这个大账、给望城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大账。为修路的事,县里搞了一次特别行动:请20多个县级干部和全县科局级单位一把手,沿承诺修建的雷锋大道步行一趟,一条16公里长的小道,上百号人浩浩荡荡,足足走了3个多小时。 “这路,确实得修!”干部们终于开了窍。
“80米宽?还要省里支持2000万元?”当雷锋大道立项报告送到有关部门,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湖南当时还没有哪个县修80米宽的公路,省里支持县里修路也没有超过200万元的!
县委、县政府为此进长沙、上北京,几经争取,雷锋大道终于开工了。
看到县里动了真格,投资方也放心了。很快,我省首家台资企业——湖南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望城,一期投资990万美元。
引了“凤凰”来,还得下“金蛋”。县里对“旺旺”高看一眼,小心呵护。
1993年年底,湖南旺旺的第一条生产线即将投产,在当地招工。因为是食品生产企业,主要招青年女工,并对学历、身高、年龄等提出要求。原本心存疑虑的群众议论开了:怎么只要年轻妹子?还有身高要求,台湾老板在这里是生产食品还是选美?
许多人抵制这场招聘,原本要招200工人,结果来报名只有50多个!县里获悉后,立即宣传发动,上门做工作,组织了300多人去应聘,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1994年元月,第一块旺旺雪饼走下生产线。投产当年,“旺旺”上缴税收1400多万元。当年底,旺旺集团又新上一条生产线,生产规模扩大一倍。随后派生出长沙旺旺、湖南大旺等6家公司,年产值达12亿元,年实现利税6000万。旺旺产品也从望城走向全国,远销全世界51个国家和地区。
望城成就了“旺旺”,“旺旺”也带旺了望城,望城、“旺旺”进入良性互动。“旺旺”落户望城仅几年时间,先后又有台湾大成、大洋塑胶、坤源塑化、新东洋等20余家台资企业扎根望城。2001年3月,这里诞生了我省首个台商投资区。
“从引进一个旺旺,到成立一个台商投资区,这是望城解放思想的一大跨越!”现任县委书记黄佳惠常常用望城旺“旺旺”的典型,来做形象宣传。
近几年,望城先后建成和改造了金星大道、雷锋大道、普瑞大道、郭亮路、旺旺路等,构建与长沙市区的“半小时交通圈”。人才、资金、技术更加便捷地向台商投资区这一洼地聚集,一大批项目相继落户,年产值达50亿元。
解放思想,望城培植了一个“旺旺”,带来了一群“旺旺”,实现了集群发展。望城是否还要解放思想?黄佳惠对此有清醒认识:拼土地价格、拼优惠政策已不是优势,关键要有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文化,透明的政策,建设诚信政府,打造解放思想招商引资的“升级版”。
今年望城县再次放水养鱼:对台商投资区等园区范围内所有收费、土地收入等返还给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快与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和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规划全面对接,建设望城大交通大物流枢纽,为“旺旺”等外资企业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配套服务。有理由期盼,望城将迎来更加生兴旺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