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书法“授渔者”钱玉清
2021-12-17 14:38:04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黄晓辉] 字体:【

蔡栋

来自唐大书法家张旭故乡的钱玉清与湖南颇有些缘份,除了在湖南书法高研班给学员们讲草书外,每次到湘,这位苏州书家总要跑一些文化景点,如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曾国藩故居富厚堂等。这位吴越文化的研究者对湖湘文化亦颇感兴趣。

钱玉清在书法界出道较早,曾入展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其中第十届获奖、第十一届提名),入展全国第二、第三、第四全国草书展(其中,二届、三届还获了奖),湖南永州全国草书名家邀请展,等等。入展全国性的大展竟有三十余次,说玉清是入展专业户,大概不为过。

天道酬勤。玉清在公安战线工作多年,办事沉稳而细致,凡事好钻研。业余时间,对书法情有独钟。从小至今,爱好的就是书法,一钻就是几十年。自云喜欢米芾“集古字”的学书方法,只要自己喜欢的帖,喜欢的字,就要反复看一看,临一临,“讨百家米,煮一家饭”,这种“杂糅型”的学书方法,使他能兼取各家之长,熔铸自家之美。他的行草,下笔有由,翰不虚动。优游自得,举重若轻,无戾气与躁气,有清气、山林气、书卷气,无匠气、铜臭气,不像有的书家,满纸狼藉说是创新,胡塗乱抹自诩笔走龙蛇。

玉清的书法属于优美一路,像他家乡苏州的园林,曲折有致,景中有景,他的书法是字中有笔,字外有字。打开作品集,点线面,黑白灰,各种元素,变化丰富,对比强烈,却又融为一体,常令人眼睛一亮,给人审美的欣喜与启迪。

他在全国性的大展中获奖多次,学书的艰苦与成功的喜悦,自然切身体会多多,也经验多多。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何在书法热中献出一份爱心,让学书者少走些弯路,他常常将此事挂在心头,对爱好他作品的朋友与同好,他从不吝慷慨赠送,但他更愿当书法界的一位“授渔者”。

现在学书法是一股热潮,可怎么教,许多老师似乎不甚了了。多是含糊其词的一些教诲,“写快了”,“作品平了点”,但为什么会快,怎样慢得下来,在哪些地方慢,作品为什么平了点,怎样才能不平?老师就没多的指引了,全靠学生自己去领会,去悟。这种类似猜谜语的教学法,收效如何,不用多说。

鲁迅先生曾在一篇谈论写作的文章中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们的作品都在说“应该这么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来,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只有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才会明白“应该这么写”。鲁迅先生这种从反面出发讨论写作的方式,其实对书法学习也颇具针对性和启发性。学书法,从逆锋入纸到顶纸涩行到立锋收笔以及种种笔法要求,结字要求,章法要求,墨法要求,对比关系等,从正面细细道来,当然不失为一种学习书法的方法。但直接从作品入手指出所存在的问题,从失败中学习,更能使人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而少走许多弯路。可惜有的书家不愿做这种琐细的批评工作,有的理论跟不上,想说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钱玉清以金针度人,甘愿当这种直指问题的书法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玉清深谙此此理。

新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钱玉清书法点评汇辑(一)》就是教人“不那么写”授人以渔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钱玉清受邀担任《书法报》点评嘉宾以来,由《书法报》在读友投稿作品中鄰选推荐,并由钱玉清朱批点评、示范解析等内容的汇辑,全书共评改69位书法作者的作品,囊括真、行、草三种书体,所涉图片近200多张(包括朱批点评、示范作品、碑帖援引等),文论4.5万多字。该书用通俗易懂的图解,深入浅出的评说,对每幅作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有效性的评点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没大话、套话、空话,多的是真话、实话。图解一目了然,评说一针见血,甚至连方笔、圆笔四六开,款字与正字的大小比最好是多少,也说得明明白白,可谓耳提面命,苦口婆心。无疑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开辟了一条简单、便捷、高效的学习通道。

13年前,上海书画出版社出过一本《书作点评》,这本书当时也颇受欢迎。两书相比,《钱玉清书法点评汇辑(一)》版本更大,图片更清晰,评点也更具体更到位。《书作点评》早已售罄,《钱玉清书法点评汇辑(一)》应运而生,而且汇辑(二)也在编辑之中,这是广大书法爱好者的福音。好书从来不嫌多,我们热切盼望汇辑(二)也早日出版。同时愿有更多的书法家来当书法界的“授鱼者”,诚能如此,广大书法爱好者才能提高得更快。师者仁心,香远益清。愿书法界有更多的钱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