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俯首甘为孺子牛
2021-12-17 14:38:04 [来源:湖南文联] [责编:黄晓辉] 字体:【

俯首甘为孺子牛

——读向晏漪长篇报告文学《红烛》

在湘西北张家界市西北部的教字垭镇茹水河边上,一块迎风临立的千年巨石上印刻着康熙年间私塾先生伍铁岩亲笔提写的“教” 字。外省人伍先生深居湘西北大山,开办私塾30余年,从未回家看望亲人。至年老多病之秋,儿孙们在门外跪了三天三夜,才把伍先生“胁迫”回乡,临走时将殷殷嘱托刻在石头上,希望将“教”的精神代代传承。经过300多年沧桑巨变,沿河边上的“教”成了一面精神旗帜,像一座灯塔指领着湘西北山村教育者接续传递精神的火炬。

近期,由光明日报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红烛》真实还原了上世纪70、80年代湘西北教育的现况,以乡村小学校长覃东荣感人事迹为素材,充分肯定了主人公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高瞻远瞩的教育眼界,为贫穷山区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子情怀。为了将覃东荣的故事艺术地呈现于舞台或银幕,呼唤更多像覃东荣一样的教育者,作者费尽周折,在资金筹措、剧本筛选、院团协调等方面付出了艰辛劳动。令人欣慰的是,微电影正在后期制作,即将搬上银幕。

覃东荣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乡村教育的阵地,硬是将一个经济极度贫穷、教育极其落后的湘西北小镇的教育做得欣欣向荣,几乎包揽了市区各级教育方面的奖项,以至方圆几十里的学生慕名而来。本书作者向晏漪,系覃东荣同事,其跟随校长覃东荣在学校教书育人多年,亲眼目睹了覃校长为实现让每一个山里孩子都能上学的教育理想,迈出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但覃东荣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将挡住山村教育的“拦路虎”一一移除,如带着同事和乡邻在烈日下挑石头修学校、建石桥、促教改,自身体弱却不顾生命危险救落水的学生,自家贫困却供养6个孩子上学。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覃东荣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为乡村教育铺洒阳光,照亮的是他人,而他自己在胃痛袭来时,不是躺在学校柴房里呻吟,就是晕倒在讲台上,依靠热水袋来缓解疼痛。对覃东荣的种种“不可理喻”的行为,作者情感复杂,其中有不解、有敬重、有抱怨,也有同情。

作者的亲近身份为作品灌注了真情、深情,奠定报告文学《红烛》情感真挚的抒情笔调。覃东荣为乡村教育付出了巨大牺牲,去世后却找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来遮住因伤残未愈而显露出来的白骨,留给妻儿的是生前的一张张欠条。积蓄已久、亲眼目睹的同事情为《红烛》的撰写铺足了张力,于情于景字字深情。为了救落水的学生,跳入刺骨的洪水中以至伤残了左腿;为了不让一个学生辍学,左腿残疾的覃东荣攀爬数十里崎岖山路去劝慰家长;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顶住各种压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在他的一系列举措下,教字垭镇中心完小由默默无闻的山村小学变成国家省市优秀学校。作者将浓墨泼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画卷,将山区教育者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奋斗不息的生命底色调制出来,覃东荣的教育理想一步一步地具象化,人文教育者的形象也越来越深刻、感人。

为挖掘覃东荣的事迹背后的精神因素,作者追溯了覃东荣的青少年时代。既有古代的伍先生的精神感召,亦有覃氏家族为革命英勇就义的精神感化。青年时期的覃东荣对中国共产党有着特殊的感情,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才使大龄少年15岁的他有机会进学校读书,并成为了一名教师。正是作者注重挖掘人物故事背后的因素,为覃东荣终身扎根、献身乡村教育的初心找到了精神源头。作者把握了主人公从贫农到教师这一“华丽转身”的思想发展的轨迹,使得人物的行为有了坚实的现实依据。

《红烛》一书有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节叙事成为作品另一显著特征。报告文学如果仅靠宏观架构,而无微观叙事,容易流于假、大、空。如作者借“吃猪肉”的细节为覃东荣简笔素描,入木三分。在上世纪80年代老百姓眼里,几个月能吃上一盘“猪肉”是很奢侈的。覃东荣每个月的工资100多元,除去自家3个孩子的日常开支,还要供养6名收留的学生,经常捉襟见肘。他舍不得去看病,却舍得每两周借钱买几斤猪肉改善孩子们的伙食;上级领导来学校督查工作,他会把招待来客时剩余的肉分给其他老师,而自己总是借口走开。为了节约用电,他规定学校老师使用灯泡功率不能超过25瓦,为了防止老师私下调换灯泡,还盖上学校公章。诸如此类的细节,丰富生动,将覃校长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与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感人至深。

此外,作品还注重表现覃东荣现代教育的思维。物质的贫穷并没有妨碍覃东荣的现代教育思维的转向。他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加班节省下来的资金,定期送老师去教育先进的省城进行培训,并制定、推出一系列教学计划,把一所乡村小学的教育一步一步推上新的台阶。当然,覃东荣能把乡村教育做得如此出色,率先在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离不开背后默默支持她的妻子伍友妹。作者描写伍友妹一个人为8个孩子洗衣做饭、辛苦劳作的场景,真实还原了一位虽然学识不高,但心地善良、坚忍、勤劳、朴实的土家妇女的形象,正是她的默默支持,覃东荣全身心投入山区教育,让山区孩子都能上学、上好学。

《红烛》作为一部真实反映山区教育的报告文学作品,以情感真挚见长,在结构把握及细节挖掘上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同时,作品也存在些许资料堆砌之嫌。但这些都遮掩不住主人公身上的光辉。“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覃东荣虽然离开人世多年,但他的信仰本色、教育理想、红烛精神值得不同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党员干部传承与发扬。

作者:刘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