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
通讯员 陈丽荣 宋嘉帅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在互联网占据信息传播主导地位的今天,网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整合统筹全省网络思政育人力量,构建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思政育人模式,打造网络思政育人新范式。
搭建网络育人新平台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年“七一”前后,一场盛大的线上红色歌曲接力传唱,在该校掀起了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浪潮。
全校33个二级党组织组成30支队伍,《共产党人》《奔驰在祖国大地上》《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红色经典歌曲轮番上演。师生们通过网站、微信号、APP随时欣赏点赞,在磅礴的歌声中接受心灵洗礼,将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深情祝福深耕于心中。
这是一场网络思政育人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校积极打造校院班三级网络育人平台矩阵,构筑起一个庞大的多维宣传体系,让网络思政育人“全时空、全方位”实现。
建立新闻网、星网、翔网、1+1青年评论网等主题网站,开通湖南师范大学官微、湖南师大星网、湖南师大小团子等微信公众号,开发湖南师范大学APP,开设“星空”辅导员团队博客“星声”直播平台、“星耀”抖音……目前,该校各网络教育平台功能互补,获得广大青年学生的青睐。
2019年,湖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落户该校,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号随之先后上线,与国家级网络平台无缝对接。
该中心积极推动全省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在理论研究项目培育、网络育人名师培育、专题教育培训、优秀案例征集等工作上发力,不断聚力思想、聚优平台、聚合资源,构筑起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多平台联动的全省网络宣传平台体系。
构筑网络育人新生态
网络平台建好了,思政育人搬到了线上,思政导师可不能少。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何以文化自信”……近日,几名专家学者通过网络直播向该校师生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系列主题宣讲,总观看量达20余万。
在湖南师大,一支包括校内外专家、教授、专任教师在内的“师者说”网络育人导师团非常活跃,引导带动广大大学生乐在网络、学在网络、思在网络。
同时,该校还组建了一支40余人的“在你身边”辅导员“网红”团队。围绕“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校园贷”“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创新创业”“如何解决寝室人际交往问题”等话题,团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网络思政教育,至今已成功开展直播活动190余期,观看人次达290万余人。
“辅导员通过直播给我们答疑解惑,形式新颖,很有吸引力,接地气,我和同学们都很喜欢,每次都收获良多。”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洪迪珊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一支多达1000余人的网络评论员队伍,拥有包括专管领导、专业顾问、指导老师、学生团队等200余人的“星空”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易班学生工作站,在该校合力形成了一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专任教师全员参与的网络育人“大思政”队伍,让网络全员育人成为现实。
创新网络育人新方法
如何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引领学生成长成才?该校不断创新宣传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网络育人贯穿到立德树人全过程。
今年4月,该校组织开展了“学四史·感党恩·跟党走”网络直播宣讲微课堂,邀请专家教授张国祚、曾长秋、赵子林等从“中国共产党如何永葆青春活力”“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等主题热烈开讲,观看量达到15.3万余人。
抗“疫”特殊时期,学生心理波动明显,学校策划推出“抗疫云连线,同心战疫情”直播微课堂,从心理、学习、健身等多主题与学生跨域连线,引导学生正确抗“疫”,观看量达27.4万。
原创辅导员诗朗诵《无畏者必胜》、改编歌曲《湘鄂情》……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层出不穷。在2020年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该校以19项作品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学生在哪,我们的工作场所就在哪。网络思政育人重在创新,这条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向发意说,下一步,学校将对网络思政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从理论宣传教育、网络作品创作、网络阵地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为全省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