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泽中
11月15日上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追思会暨灵骨安放仪式在长沙市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袁老一生的足迹遍及祖国大地,他生在北京,求学于重庆,在湖湘立业,在天涯海角耕耘梦想……而今,这位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老人长眠在他深爱的土地。
袁老离开我们已近半年,但与他有关的话题仍十分火热——8月,重庆大足2米“巨型稻”试种成功,“禾下乘凉梦”果然成真;10月,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为1603.9公斤,成功突破亩产1500公斤目标并创造新的纪录;就在前些天,袁隆平团队发布在40℃高温情况下也能稳产的“耐热超级稻”……就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袁老生前心心念念的“超级稻”梦想正照进现实。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丰收的基础。在袁老的倡议下,湖南长沙致力于打造“中国种业硅谷”。在这里,水稻、油菜、生猪、水产、茶叶、辣椒领域的研发创新能力引领全国,我国四分之一的杂交水稻种子出自“种业硅谷”。如今的长沙,拥有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等研发中心,隆平高科、华智生物等生物育种产业链上中下游龙头企业,汇聚了大批生物育种尖端人才,完全有能力实施好种业振兴行动,以湖南所长、湖南所能、湖南所为,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作出新贡献。
本月初,为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尊重与怀念,长沙地铁6号线“水稻博物馆”站更名为“隆平水稻博物馆站”,呼应了此前网友的期盼。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留下了太多有关袁老的记忆。还记得那天,当载着袁老灵柩的车辆由湘雅医院缓缓驶向明阳山殡仪馆时,人们自发地喊着“一路走好”;还记得那时,当全国各地的追思如潮水般涌来,许多花店商家免费赠花供市民凭吊,许多的哥的姐专程在高铁站接送赶来哀悼的外地民众。隆平路、隆平水稻博物馆、隆平稻作公园,这座城市与袁老的一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袁隆平院士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学习。人们之所以怀念袁老,是感念于他“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矢志追求;袁老以国计民生为己任的亲身经历启迪后来者,那些一辈子躬耕田野,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人,终将被这高天厚土镌刻铭记。